近日,咸宁市一家企业老板拿出30万元红包,让员工拿回家孝敬父母,如果发现员工没有送到位,将会开除员工。这次该公司230名员工全部领到了敬老红包,按照进公司的年限,每年增长200元,今年最少的有800元。
从企业文化角度看,老板给员工父母派发过年红包当然也是一种自我宣传式“炒作”,此举无疑会为自己的企业赢来溢美之词:你看本企业多好,居然给员工的父母发了红包,其他企业都没有做到,我却做到了!反过来,员工的父母及亲属对子女进该厂工作自然也会积极支持,而且会帮助该厂扩大社会宣传,使得大量的社会人员涌入该厂工作,这对缓解“用工荒”无疑也是极为有利的。退一步说,给员工父母派发红包其实也可视为“年终奖”,不同的是这个奖只是落到了父母身上而已。
给员工父母发红包,看似小事,实际上却体现着优良的企业文化,而能够做到为员工父母发红包,这样的企业也可以称得上“业界良心”,不太可能会有违犯法律的事,也会善待员工。因为给员工父母发红包,是“题外”的,是不可能作秀的。如果企业一边任意扣除员工的薪水,或是不按时发放薪水,一边却是给员工父母发红包,这不仅不会获得员工的认同,而且更是适得其反。显然,没有企业会做到如此。
有网友说,企业要留住员工,更要留住员工的心。如何让人才留得住?不是靠花言巧语。
充满智慧的企业,会在细节上打动员工,敬老红包”实现了双赢。的确,企业不仅用情感打动了员工,也用这种方式宣传了中国传统的孝文化。与其说这是一种奖励方式,不如说是一种企业感恩文化,而这种感恩文化既敦促员工向父母尽了孝道,又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看似有点儿霸道,但企业花自己的钱推动员工尽孝,发展企业孝文化,也是在履行社会责任,这个可以有,值得其他企业反思和借鉴。
该公司发“孝心基金”已经有3年了,旨在推行孝道文化,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和感恩。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以来大都是指儿女亲自自觉孝敬父母。现在以企业“孝心基金”的形式介入,开创了新的风尚,为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增加了“附加值”,扩大了“正能量”。此举对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现实意义。倘若把员工的孝心培养成了一种高度自觉,且呈燎原之势引导了整个社会孝文化新厚度,则善莫大焉。(郑轲)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临汾日报编辑部发表新春献词
下一篇: 春节饮食年味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