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需要“挺住”的是什么?

2014-02-13 19:48: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挺住”、不哭”……当我们已习惯将这类悲壮词语与一座城市联系起来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不可预料的天灾人祸。然而,一座城市的某项众人皆知的“灰色产业”被媒体曝光而面临“整治风暴”时,也将这两个词捆绑在它的身上,有的则多半是令人匪夷所思。

央视暗访东莞色情业,广东省领导高度重视,东莞当地政府迅疾整治,拉开了又一次东莞扫黄的序幕。对于这一事件,官方的报道应该说占据了舆论和道德的高地。但在社交媒体上却引发了不小的舆论漩涡。9日晚上,某些微博大V直呼“东莞挺住”,东莞不哭”,今夜我们都是东莞人”……有的甚至公开质疑央视将目光对准东莞的色情业。(2月11日中国青年网)

无论是从纯新闻采访的角度,还是从道德伦理,抑或是社会法治的层面来说,央视的这期暗访节目都近乎无可挑剔,之所以会出现此番反常的舆论反应,恐怕与色情业有别于其他,社会上向来存在一种“笑贫不笑娼”的扭曲心理有关,而一些公知、大V们有意借机宣泄以往的某些不满,当然其中也不乏有矫情的嫌疑,对于那些分享、转发的网友而言,调侃背后依旧是一种跟风娱乐的心态。正是由于一部分人特别是“意见领袖”爱憎不分明、善恶美丑辨不清,没有守住底线,从而将舆论引向了歧途,此时媒体刊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便显得尤其意味深长。

“东莞挺住”小姐涨价”……诸如此类的花边转移了人们注意力,须知探究其色情业如何做大、为何屡打不绝才是应有之意。这两天,媒体的一篇文章就对“东莞涉黄业发展史”进行了梳理。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到,地缘和历史原因使“性都”渐成东莞标签,周边地区“买春者”蜂拥而来,一些“城市名片”的四星级、五星级酒店中也存在明目张胆的招嫖卖淫活动,这与央视报道所反映出来的当地公安部门默然视之不无关系。可以说,恰恰是监管部门见怪不怪的麻木,乃至暧昧态度,纵容了当地色情业的发展。

然而,如果将东莞尽人皆知的“性都”名声统统归咎于公安部门失职,想来他们又是承受不起的。有评论指出,在制造业以及其他外贸行业不景气的前提下,依靠多年积累的强大市场‘人脉’和‘需求’,东莞部分城镇对经济发展的内需已经完全从传统产业转向了娱乐产业,而且陷入了深深的发展依赖症,甚至地方执法部门如果严肃执法,就会给人扣上‘破坏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帽子……”执法部门对卖淫嫖娼视而不见甚至与经营者发生利益勾连是表,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出了问题才是根本。换言之,打破利益“保护伞”是当务之急,在发展思路上进行反思、纠偏才是关键所在,因为只有“标本兼治”才可能彻底根除东莞色情服务滋生的土壤。

2月10日,“广东发布”官博发布了一条图文微博《你真正了解东莞吗?》正能量的内容赢得网友的好评。其实,东莞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资料显示是广东省第三人口大市、GDP在全国大中城市可排前二十名,还拥有大批诸如“步步高”徐福记”双飞燕”日之泉”“奇声”等令人艳羡的全国知名品牌。当外界对“性都”之事充满好奇,并叫嚷“挺住”不哭”时,估计身处这座城市的每一个正直的东莞人也在呐喊,但他们一定知道真正需要的是正能量的“挺住”。(文/孙宗林)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