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大代表邢诒川在海南“两会”上“晒”出了他制作的“行政审批长征图”。长达5页的A3纸张,详细记录着一个投资项目从获得土地到办完手续,需经过30多项审批,盖上百个章,全程最少需历经272个审批日。(2月16日新华社)
“企业三天两头在这些部门转悠,却总有办不完的手续,盖不完的章。”邢诒川说,整个审批流程按政府规定时限是272个工作日,但实际上,很多项目审批流程少则1年,多则3年。
相信和邢诒川有同样遭遇和心得的人一定不在少数。去年国务院共下放和取消了334项行政审批事项,就是要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环节,为企业“减负”,建议不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转行政管理为政府服务,要打造服务型的政府。
但在基层执行过程中,仍有很多部门无视中央新政,不但不减少审批环节,还有意多设“关卡”,让企业感到头疼。甚至,有些机构将专业服务变成变相审批,与政府部门利益挂钩,人为形成“关卡”,工作效率和收费情况让企业苦不堪言。说到底,还是基层政府部门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不舍得放权,不希望“被冷落”。
目前,自上而下正在反“四风”,而这种基于体制内的“不正之风”应该成为重点的纠正内容,实现真正的行政提速。正如邢诒川说,规划报建必须经过8个政府部门,每个部门都派人到现场查看。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分批分次到现场查看,企业仅接待报建和验收的人员就达10多次。“审批流程多了,庙就多了,烧香的也就多了,不正之风肯定就多了。”
提高审批效率,涉及政府多个部门,政府部门首先要摆正心态,将自己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多个部门统筹考虑,将审批流程细化明确化,让审批阳光化,严格执行工作日制度,超过时限要追究责任。同时,各级部门要转变思路,真正构建服务型政府,变“管理”为“服务”,只有观念转变了,才会看轻手中的“权利”,才会放手更多地为企业着想,为未来着想,为发展着想,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文/梁新红)
责任编辑:李甲
上一篇: 小处方折射民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