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守望 让小善大爱汇聚成河

2014-03-06 09:07:5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日前,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在全国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广大志愿者从关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你我做起、从日常做起、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障人士,用志愿服务使每一个遇到困难、渴望帮助的人得到及时的关爱。

邻里守望,互帮互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农业社会中,农民、农业、农村,一家一户都是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组织形式,春种、夏忙、秋收、冬藏,传统的农业离不开众人的协作共助,共处一村,邻里之间,互相帮忙照应,谁家有事,众人皆搭把手,早已成为村风民俗。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的经济由传统的农业向工商业的转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人错误地把赚钱当成唯一理想与奋斗目标,经济快速发展,我们比数十年前有钱了,但在金钱的冲击下,许多传统的民风民俗被冲得四零八落。首先,农村强壮劳力的大量进城,许多农村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弱病残留守地、空壳村,以前村里人婚丧嫁娶甚至盖房这样的大事,都是邻里互帮互助,主家只管一日三餐的饭食,如今,随着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谁家再有事,都得花钱雇人,本村雇不下,甚至得到邻村相雇,邻里相帮几乎成为了金钱交易。

而在广大的城市里,面对钢筋水泥铸就的“铜墙铁壁”,邻里之间早已经不习惯串门,许多人家甚至不知对面邻居姓甚名谁和工作单位,仅仅是每日早出晚归见面打个招呼,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在这样的阁楼里,除了与阿猫阿狗作伴打发时光外,如同被圈在监狱般难受。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城镇化、规模化,能够产生极大地效能,也是社会文明和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我们由于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的进程步伐太快,许多人还未跟上社会和时代的步伐和节奏,于是,在一路狂奔的同时,才发现我们许多传统文明和习惯早已被抛在了脑后,许多力所能及互相帮衬一下的小问题,如今都是离了钱不说话。以前邻居闲时串门的习惯不见了,就连许多农村,如今都是大门常锁,家家养狗,甚至出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

我们都知道,解决老年人的困难,需要政府建立全社会保障体系,但如今面对许多孩子都在外地打工,仅有留守父母在家的实际,许多的家庭小事,就需要邻里互相帮忙,照应一下,我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让邻里关系不再被冰冷的防盗门所阻隔,既温暖个人,又温暖社会。

“邻里守望需从身边做起,通过综合包户、结队帮扶、亲情陪伴,让空巢老人身边有儿女般的关怀,让农民工身边有朋友般的关照,让留守儿童身边有父母般的关心,让残疾人身边有亲人般的体贴。”我们的社会,由一家一户所组成,社会的和谐,由每个人的一举一动的善心所编织,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搭一把手;当邻居互相见面时,主动送上一个问候;当路人有需要时,主动送去耐心和解释;当社会需要时,主动出一份力。我们相信,只要人人都心存善念,乐做善事,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小善大爱,点滴汇聚,这个社会,一定充满正能量,和谐美好中国梦,一定会早一天实现!(文/来祥生)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