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捎带五

2014-06-03 21:08:08 来源:临汾新闻网

隶书的产生彻底打乱了“随体诘拙,画成其物”的象形组合秩序,由“象形组合”转变为“笔画组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形体,为其他文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草书:用“笔走龙蛇”形容草书的书法是最形象不过了。草书最初只是为了书写的快而已。单看草字就含有“草率”的意思,不求写的工整,只要能认识就行了。慢慢的在使用这种快速写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草书艺术,成为中国五大书体之一。

草书大致可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

章草在汉代隶书中就定型产生,是隶书简便的写法,带有浓重的隶书笔意的草法。

今草是由章草演变来的,比章草更为灵活多变,字体可以大小不同,粗细杂糅,正斜相倚,是楷书和行书的快写体。书史上被誉为“草圣”的张伯英(西汉后期的张芝),就是善写今草的大家,相传今草就是他创造的。

狂草是比今草狂放的一种书体。狂草虽然狂放,但它是有规律性的标准狂书,非一般人理解的胡乱涂写。狂草的特点是:用笔奔放,大气磅礴,笔势连绵,纵横开合,变化无穷。

草书冲破局限和束缚,把隶、篆、楷、行书体溶为一炉,以高度的概括和多变的技巧,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特书法形成。

楷书:楷书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楷体字,它融合了篆书圆转对称,隶书方折明晰,行草简易便捷等诸多优美,具有易写易辩,方正规范,笔画端谨等特点。是中国汉字最通用的字体。楷书在魏晋时期形成,经过北魏至唐逐渐定型,一直流传至今。学习书法,必先从学楷书入手。宋书法家蔡襄说: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于楷正!”楷书分为大楷、中楷、小楷。

大楷一般泛指拳头大小的楷书,中楷亦称“寸楷”,即一寸大小的楷书;小楷泛指直径两三厘米的小字。

在历史上,楷书四大家最为有名,即颜体、柳体、欧体、赵体。

行书:行书的特点可归纳为:保留楷书的字形,吸收草书的便捷,适当减省,非草非真,活泼洒脱,富于生动之美。出于取势,务从简易;连笔巧妙,聚散有致;草化形变,俯仰穿插等等。

行书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字体,也是十分活跃的字体,它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是楷书的快写体,即具有楷书的体势,又具有草书的简易、使转。近于楷书的叫行楷,近于草书的叫行草。在基本保持书体的前提下,笔画可多可少,自由连笔。 高茂森

责任编辑:杨洋

上一篇: 中华祖脉

下一篇: 儿童交通安全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