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实体经济的振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尽管在2007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段疯狂的泡沫阶段,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股市开始大幅度调整,时间长达一年多。经过这次市场洗礼,不仅中国股民开始变得更加清醒和理性,股市也开始逐步回归价值,与经济基本面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中国政府果断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并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维护市场稳定后,沪指也从去年1664的低点开始逐步回升,尤其是在国家产业振兴规划相继推出的情况下,股市在政策面上获得了强大动力。产业振兴有利于实体经济的改善,将助推股市好转。因此,今年股市发展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是中国经济能否提前走出金融危机困境,从出口依赖型转为内需拉动型。中国庞大的内地市场,是国内经济摆脱困境的一个有利因素。
二是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力度。回顾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就是在前进中不断解决问题的历程,鉴于国外已有相对成熟的发展模式,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在充分考虑国内实际情况下,应多借鉴经验,少走弯路,把亟待解决和目前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先解决好,如大小非问题、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恶意圈钱、股市内幕交易等问题。制度设计公平是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摆脱“赌场论”和“政策市”的阴影,才能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和自身价值服务,为广大居民提供高效合理的投资渠道和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成果的机会。
三是信心的树立。这一点是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好转和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基础上的。尽管金融危机尚未结束,但中国立足国内,扩大内需,自力更生的基本立足点不会改变,无论是对中国经济还是对中国股市的发展,这都是信心的源泉。
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资本市场发展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从中国股票市场体系的建设规划来看,创业板、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业务建设正在稳步推行。因此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尽管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但只要沿着正确的指导思路来发展,练好“内功”,加之种种刺激经济的利好因素,其中蕴藏的机会还是值得期待的。(钟进军)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 魏中夏】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究竟有多少官员问责是“假摔”
下一篇: 总理四句忠告是企业家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