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公认有德有才的干部提拔上来,人们称之为知人善任。然而,个别干部上任后不务正业,为非作歹,混天度日,碌碌无为却少有人问津。姑息只能养奸。知人不善免必然导致庸马多富。
执政之要在于用人。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升能降、能任能免是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从干部工作的实践看,制约干部能上不能下、能任不能免的原因很多,既有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也有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因素。从客观上讲,一方面是缺乏干部能上能下的管理措施,干部不称职、不胜任的标准不明确,使干部能下缺乏有力的依据。另一方面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干部“下”的出路少,下”的渠道不畅通。从主观上讲,一些管官的官顾忌太多。对上级领导打招呼的干部不便免,怕穿小鞋;对与自己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干部不愿免,怕伤感情;对与自己在“一条船上”的干部不敢免,怕出问题;对自己任用的庸才不好免,怕丢面子。
要做到知人善免,真正解决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就必须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通过宣传教育,转变观念,制定相关措施,完善管理机制,突出重点,稳步推进。首先,要采取媒体宣传、教育引导、典型引路等措施,转变“官”念,引导干部正确对待“上”与“下”的问题,着力突破困扰干部制度改革中“不犯错误不退位”这一思想障碍,通过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干部能上能下的良好舆论氛围,优化干部能上能下的环境。其次,要善于识别那些表里不一、善于伪装的“假廉实腐”干部,这是善免的前提。再次,要完善干部评价考核体制,下大力气破除“不到年龄不能下、不出问题下不了”的陈旧观念,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无功便是过,平庸就是错”的观念。同时,要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对任人唯亲、唯势、唯利者,要予以严厉查处,建立选拔任用干部工作失察责任追究制度,努力营造免的氛围、疏通免的渠道、形成免的机制、明确免的责任。(任声)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