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段时间,他再来找我,口气就收敛许多。我一问,才知道他是受了打击:原来,和他同一宿舍的其他五个人,也个个都是状元。仔细想想,也好理解,中国小乡镇、小县城何其之多,各地的高考状元,大多想进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所以,在这些学校,“满屋尽是状元郎”是司空见惯的事。
再过了十多年,我们高中同学聚会,他说话时,口气又平和了不少。他说,他的那帮大学室友,包括他自己,出国的出国,做研究的做研究,工作的工作,但出类拔萃的并不多。自己琢磨,觉得是大家太循规蹈矩、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所致。那口气,已有了点沧桑感。
就在不久前,看到一份《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称,由于状元普遍追求名校和热门专业,轻视了职业规划,导致最后的职业成就低于社会预期。这既解释了为何“满屋尽是状元郎”,又给出了状元郎们在“长跑”后“泯然众人矣”的另一个原因。和他谈起这个话题,他很有些感慨。
讲这段经历,是想给这些天出尽风头的高考状元们提个醒:高考是短暂的,人生却是长远的。状元的名号是荣耀,却也可以成为负累——干得好是理所当然,干得不好容易遭人非议。抛开学校、媒体乃至商家那些带着各式目的的关注,自己的路,还得自己一步步走下去。
还想给那些没成为状元郎的考生们也提个醒:高考仅仅只是场考试。成绩的好坏,有很多偶然因素在起作用。不仅成不了状元不等于失败,就是考得不太好也不算失败。真是人才,真想拔尖,以后还有很多机会。人生很长,路也很长。
最后是给夸耀这些状元郎的各方声音提个醒:且不说人生是场长跑;对于这些涉世未深的青年来说,过度的赞扬其实是种捧杀。(柳新)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开心学国学”:只是竞赛,无关学术
下一篇: 走下崇拜高考状元的“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