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博导坦白:“潜规则”考验师道尊严

2009-08-18 16:1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70岁的知名教授、博导晚节不保,不禁让人唏嘘。无独有偶,《京华时报》紧接着报道,中央美院一位以画牛知名的教授,被煤老板告上法院,说其以帮助办理北京户口为名,“骗财”40万元。可能事情都巧到一块去了,但象牙塔中接连出的事情,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师德师风的严重关切。 

应该说,事情发展到这样不堪的地步,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起“潜规则”事件可能不是个案。试想如果没有人开过类似的先例,相信当事女生也不会冒着“赔了夫人又折兵”的风险,付出如此代价想取一条捷径。而此前,关于考研、考艺等若隐若现的传闻,也都在印证类似“潜规则”的存在。俗语讲:夜路走多了,早晚会撞见什么什么的。类似事件的败露,只是早晚的事。 

实事求是地说,高校中发生的这些事,可能只是社会上不正之风在高校中的反映。然而,我们为何如此惊讶,如此关注,实在是因为我们对高校有着更高的期待。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塑造的关键时期。“潜规则”误学风一时,就可能误孩子一世。我们期待高校是一块相对“净土”,是因为我们想在这里保存一种理想、一种希望,以鼓舞我们同不正之风继续抗争下去。 

然而,我们也知道,用唱高调的方式,是难以消除“潜规则”的。真正可行的是,扎扎实实地进行制度建设,扎牢制度的篱笆。其次,应提高违纪违法的成本。既然高校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殿堂,就应有高于社会标准的道德约束和更严厉的纪律,对违反师道尊严者实行零容忍,使其不敢以身试“法”。 

事虽不堪,我们却仍能看到希望。评审考核小组有五个人,除了该教授外,其他四位教授都给出公正客观的分数。当事女生名落孙山,同样给了我们些许信心,像老博导这样师德败坏的教授学者,应该还是少数吧。希望教授们能时常想想这位“不幸落马”的老博导,进而拷问下自己的良心。也希望高校的监督体制和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还我们一个圣洁的象牙塔。(唐牛)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