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生命之根

2009-09-07 09:0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这个节目中,讲述了一个14岁的小男孩马鹏飞的故事,他两岁的时候,父母离他而去。是奶奶一个人省吃俭用拉扯他生活。但是,屋漏偏遭连阴雨,他5岁的时候,奶奶因为经济困难吃药不及时,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眼睛失明,生活无法自理。令人惊讶的是不到6岁的小鹏飞从此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开始做饭、洗衣、给奶奶按摩……他的事迹感动了在场的观众,感动了我和孩子。是啊,小鹏飞从小就知道,自己的生命之根是奶奶,不管多吃苦都要照顾奶奶、孝顺奶奶。
想起央视《道德观察》栏目,讲述过一个88岁的老人,一生勤苦操持家务,养儿育女,到老因为双目失明,不能自理需要儿女们养老。但她的5个儿子,没有一个愿意好好养老人。村里解决让几个儿子轮流,一家30天。大儿子一月份的31号把老人送到二儿子那里,但老二却说还没到二月份,没有接受。寒冬腊月,88岁的老人被自己的大儿媳和孙女放到路边,可怜的老人摸着找到二儿子的家,敲门,但没有人开。夜幕降临了,但无助的老人还是无奈地坐到路边……看着电视里的无助老人,同情的泪在眼眶里打转,心口有一种莫名的疼痛在撕扯着……
《论语》里,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去问老师,什么是孝?老师说,现在所谓的孝,就是说能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但是,这真的是孝吗?孔子接着反问,你看狗马这些动物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了,但你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这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老人能够得到养,已经是很知足了,他们哪里敢奢望得到敬呢?
其实,想想,世间的爱有千万种,唯只有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最伟大的,最不需要回报的,最不需要代价的。他们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有了孩子后,享受到为人父母的快乐,父母就是我们及孩子的生命之根。能够孝顺老人就是滋养自己的生命之根。如果把我们的生命比做成长的一棵树,那么根就是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乃至上辈的祖爷祖奶,如果他们都还健在的话,我们就应该对他们尽孝,无论你的工作有多忙,无论你的生活有多累,但都不能忘记去看望他们、陪他们聊天、给他们买衣服、给他们买营养品,让他们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续对他们的在乎而快乐、而健康、而长寿、而幸福……我们对他们好,其实就是滋养自己的生命之根。鸦有反哺之育,羊有跪乳之恩,更何况人呢?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生命之树的根都不去滋养,那么何其为人?生命之树的根得不到爱的滋养,那么这树将会枯萎,甚至烂掉!
“百善孝为先”,一切的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人人不可回避,但愿每个人都能对老人尽孝。如果进一步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那么家庭和谐,社会和谐。这难道不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吗?(卫红丽)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