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蒙:不走寻常路的“90后”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了自主创业的行列。25岁的于蒙便是其中之一。
出生于1990年的于蒙,丝毫不掩饰“90后”年轻人鲜明的个性——敢不同、敢尝试、敢突破、敢不走寻常路。于他而言,再没有第二件事能像创业一样让他热血沸腾。而新奇的见解、犀利的思维,更是他不断注入的一剂“多巴胺”。
“在我的理解当中,创业不一定是枯燥、艰辛的事,也许会新奇有趣。”在自己创办的Young快主题餐厅里,于蒙指了指店内面具舞会、学生时光等各种主题的装饰,“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我觉得还挺好玩的。”
和众多“90后”一样,新奇、好玩的事物能极大地激起于蒙的兴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剂“多巴胺”为他在成长过程中带来如火的热情。除了餐厅老板这一身份外,他还经营着一家网络科技公司。
“其实,我还是一个演员。”于蒙笑笑,继续说,“在电视剧《关中枪声》中饰演过一个角色。”2007年,于蒙考入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学习影视表演。2009年,电视剧《关中枪声》剧组来到他所在的学校招聘特约演员,正读大二的他被选中。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参与电视剧拍摄。”于蒙回忆说,当时正值夏天,但由于剧情需要,他们都得穿上两三层厚厚的粗布衣服进行拍摄。因为拍摄时有特写镜头,加上是和比较重要的角色一起拍摄,他穿好角色服装后,躲在洗手间练了整整两个小时,“因为怕一条过不了还得重拍,给大家添麻烦。”
“看明星大腕儿在现场飙戏,真的很过瘾。”于蒙说,那次的拍摄经历给他带来更多激情。尽管只在剧组待了四五天,但他愿意更多地去了解关于剧组的一切。彼时的他以为,自己以后的工作一定会是进入各个剧组进行拍摄。
然而,事实却并不能如愿。
“父母的思想比较传统。在他们的眼里,朝九晚五的工作才是我应该做的。”于蒙说。正因如此,毕业后的他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省话剧院打工生活后,于2011年回到临汾,成为西郭煤矿的一名票证员。他用一个词来总结那两年多的工作经历,“太枯燥了!”
2014年年初,于蒙决定辞职自己创业。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认真筹备后,当年11月,他创办的祥瑞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始运营。对于这一选择,他有着自己的理由——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守株待兔”式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远远不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经营模式需要向主动出击模式转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大张旗鼓地浸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很多企业通过移动互联网与客户进行更为直接的沟通。两者结合,就是现在他要做的——为企业提供网络营销推广服务。他的微信签名可以做进一步解释:“中小微企业移动互联网落地方案提供商。”
为了让中小微企业经营者更快地接受这种网络营销模式,那段时间,于蒙从北京邀请来专家,举办了多期移动互联网营销推广交流会,很快让众多企业经营者认识到了这种符合时代潮流的专业、快速的营销模式,不少企业与他签订了合作协议。
良好的开始让于蒙体会到了创业的乐趣和成就感,也让他的家长放下心来,“因为一开始我要做这件事的时候,全家人都特别反对。”他笑了笑说:“他们都以为我是被传销组织洗了脑,才会那么坚持。”
公司在太原的成功给了于蒙更多的信心,他决定把这种营销模式继续做强做大。今年年初,他将公司规模拓展到了临汾。
拿出手机,于蒙向记者演示了祥瑞恒APP(移动应用程序)的操作。他告诉记者,依靠这个APP并通过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BI(商业智能)方案,可以有效协调企业与顾客间在销售、营销和服务上的交互,从而提升管理方式。
而做餐饮,正是基于这种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模式的变革。“那时候在太原,和我合作的有一半左右都是餐饮企业。”于蒙说,相较而言,餐饮企业更容易在这种网络营销模式中显出成效。
今年5月,萌生了做餐饮念头的于蒙开始着手筹备。“从有这个想法开始,我就决定要做成一个新奇好玩儿的餐厅。”他告诉记者,为了让餐厅能产生“多变”的效果,他采取了“轻装修重装饰”的方式,以便后期可以根据主题的不同营造更多的风格。
毫无疑问,这种多变的主题餐厅是为了迎合年轻人追求新奇、好玩儿的心理,“比如‘学生时代’包间,就是为了让来这里用餐的人回忆一下上学时的情景。”于蒙介绍道。记者注意到,在这个包间里,正面墙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奖状,有“最佳女婿奖”,有“最漂亮女生奖”,还有“最恩爱情侣奖”等。此外,在另一面墙上的储物柜上,整齐摆放着铁皮发条小青蛙、水套圈游戏机等怀旧复古玩具。
“这些只是餐厅的外在。”于蒙随手拿起餐桌上的台牌,向记者示意,“你扫一下这个二维码。”记者用手机扫描,一份菜单就完整地出现在了手机上。“顾客完全可以通过微信进行点菜、下单、结账,非常方便。”他继续补充,“这就是网络营销推广服务的其中之一。”
用互联网为传统产业造势,是于蒙擅长的技能。“每个人要走的路不一样,坚定自己走的路,一直往前走就对了。”对于未来,他信心满满。
记者 卞志强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