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电影进了深闰,只有到电影院花高价才能看到电影。曾有一篇新闻说,一场电影只有一个观众,也坚持按时播放。电影经营单位宁可这样,就是不愿意放映露天电影,让众多中低层收入者一饱眼福。目前,社会上很少见到露天电影,是电影放映公司单纯追求票房的结果。
22日晚8点在重庆,“向祖国汇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季”正式启动。《开国大典》、《英雄儿女》、《上甘岭》等上百部国产优秀影片,将在主城区各商圈步行街广场,各区县农村乡、镇、村及社区等放映点为市民免费放映一万场。(9月23日中广网)笔者觉得重庆的做法立意高深,视角独到,广大市民定会拍手叫好。
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是共产党的传统法宝。重庆在全国率先启动免费播放万余场红色电影,不失为精神文明建设一大创举。电影公司虽然损失了票房收入,但政府得到的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精神变物质,将会有力地推动重庆物质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对象,是占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普通劳动者。建国六十年来,虽然人们的物质条件大大改善,但精神文明消费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电视消费在家庭个人收入中呈下降趋势。电视、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主要传媒,但电影仍然应该成为党的传统宣传阵地。重庆定期免费播放红色电影,还广大普通劳动者免费受教育的权利。
记得南方某省,在年度财政支出中专列居民电影费。如果,重庆也能在政府财政中专列电影费,就可以把国庆专项电影展播季,变成持久的免费向社会播放露天电影。(中国江西网 孙金栋)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不要过度苛求无车日的“无车效应”
下一篇: 规范汉字做法本身就需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