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请大家排好队,拉开距离。有序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2月20日下午,在市第三人民医院异地新建工程应急建设项目建设工地入口,各倒班的施工队伍正配合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贾得乡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有序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工作。“这个程序是每天上下班必须进行的,因为咱们工地是两班倒,24小时不间断施工,所有施工人员在上下班时都得测体温……”负责此项任务的市第三人民医院基建科科长刘垚麟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进一步增强我市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坚决打赢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市第三人民医院异地新建工程应急建设项目建设。2月4日,市住建局临危受命,立即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项目指挥部,制订方案,召集施工队伍。2月5日一早,21家施工企业、400多名施工人员、100多台大型机械车辆迅速集结到位,立即投入到建设当中。
在这特殊时期,做好工地的防疫工作成了此次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项目指挥部根据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组的相关要求,连夜制订了《市第三人民医院异地新建项目装修和配套工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
刘垚麟说,根据现场施工的要求,该项目指挥部定期给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和项目部人员配发口罩。并在各施工企业中设立了21名疫情防控监督员,要求每天严格落实“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医院的防疫人员还要每天两次对建设工地的各个角落进行喷雾消杀。截至目前,已经持续消耗稀释84消毒液2400余升,发放一次性医用口罩2000余只。
“通过每天不厌其烦地宣传防控知识,我们企业的160余人,基本上都能背出来了……”施工现场,临汾宏泰建设集团总工程师王海军笑着说。为了让防控知识和措施落实到每个人,项目指挥部组织专业的医务人员对各施工单位的每名员工进行全面排查,给每名员工建立健康卡,对春节期间有异地往来史、接触史的员工精准排查,实施分类管理,坚决保障工地零疫情。
“我们负责的是综合门诊楼B栋的室内门窗、强电等工程。因为室内施工交叉面多,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刚开始一些工人麻痹大意,为了方便干脆把口罩往下拉,让呼吸更顺畅。”山西圣居件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玉杰说,此行为被防疫监督员发现后,立即对其进行了批评指正。该公司将对第二次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停工处理,所以,在这个特殊时期,主动落实规定,成为每个施工人员的习惯。
为了增强施工人员的免疫力。市第三人民医院还专门在施工现场设置了保温桶,为所有施工人员熬制了专门的“中药汤剂”,可以当茶水饮用。
此外,该项目指挥部还制订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提前对相关防疫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实行各企业主要负责人带班、值班双岗制,确保防控方案落到实处。
“工程全面开工以来,市领导多次到工地视察督导,各级领导都多次强调要严格落实防疫工作,确保工程有序进行。”该工程副指挥长、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刁士琦说,在整个工程的进展过程中,项目指挥部将现场500多人的防疫工作当首要任务之一紧抓不懈,所有防疫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织密建筑工地“防疫网”,为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