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7月8日13点57分,随着一阵急促的救护车警报声,一名仅有11个月大的婴儿小糖豆(小名)紧急从侯马转院至市妇幼保健院。
“快!走绿色通道进监护室!”
“心率188次/分,呼吸56次/分,血氧饱和度67%……”
“右肺听不到呼吸音!”……
接诊患儿后,市妇幼保健院儿二科一边组织医护人员做心电监护、吸氧等抢救工作,一边组织影像科、麻醉科、儿外科等相关科室专家进行紧急检查和会诊。
“3天前,孩子在吃玉米棒子时,可能卡住了……”小糖豆的妈妈回忆道,当时孩子有些咳,家人也没太在意,后来咳嗽加重,呼吸有些急喘,并伴有发烧症状,到当地医院就诊,拍了胸片,医生怀疑孩子肺部卡有异物,建议赶紧转院。
“患儿因右肺主支气管异物,导致整个右肺肺不张,左肺负担加重,已经出现严重的肺气肿;依病情发展,可能造成气胸,如果不施行手术将异物取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儿二科主任郭建光说。
“由于只有左肺工作,手术中,极有可能出现血氧低,不能全麻,只能进行局部麻醉;所以,手术中孩子咽部受刺激后会咳嗽或者身体扭动,手术风险加大……”麻醉科副主任程建伟说。
“孩子太小,气道狭窄,手术稍有不慎,可能会导致异物卡顿其他分支,也可能同时堵塞左右主支气管管口,危及生命。如果取出速度太快肺复张迅速,容易出现急性肺损伤,严重者出现气胸,也可能危及生命。”儿二科副主任傅鹏说。
在孩子这种状况下做手术,医生担着极大风险!转院?市妇幼保健院是全市做儿童支气管镜最好的医院,转到西安、太原,路程太远,又怕路上出现意外!一边是焦急且充满渴求目光的家长和年仅11个月大的危重症患儿,一边是医生担着大风险很可能失败的手术!两难之下,该如何抉择?
“我们不转院,我们全家都相信你们!”小糖豆的父亲潘先生坚定地说。
“立即手术!出了问题,责任我来承担!”危急中,郭建光坚定地说。
手术室门口,孩子的父亲焦急地来回走动;孩子的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紧闭的手术室大门,并不时地用袖口抹一下额头上的汗珠……
手术室内,所有人紧张而严肃地盯着影像屏幕,镜下可见孩子右主支气管管口处完全堵塞,无通气。傅鹏将支气管镜镜头固定于右主支气管管口处,护士丁娜手持一次性网篮经操作孔,缓缓到达右主支气管管口,经异物和器官壁之间缓慢推行至异物下方,打开异物网篮,稍向上提拉旋转并收紧,缓缓向上,在孩子挣扎和咳嗽中将一整粒玉米粒顺利取出……
看着小糖豆平安地从手术室推出,其母亲激动地落下了热泪;家属们的连连道谢声回响在手术室门口的走廊里;走出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来不及拭去脸上的汗珠,在楼道内灯光的映衬下闪闪发亮……
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