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识科普系列(五)胎儿期的心理卫生

2020-09-22 08:47:2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胎儿期的心理卫生是通过胎教实现的。胎教是通过调节孕妇身体的内外环境,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给胎儿以积极的言语、音乐、动作刺激,激发胎儿大脑神经细胞增殖,同时使胎儿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发展的干预活动。胎教分为以下几种:

  (一)音乐胎教

  音乐胎教是各种胎教方法中的首选。

  音乐是一种有节奏的空气压力波。音乐胎教是通过音乐对母体内胎儿施教。通过对胎儿不断地传输优良乐性声波,促使其脑神经元的轴突、树突及突触的发育,为优化后天的智力及发展音乐天赋奠定基础。

  从心理学理论看,音乐能够激起人们无意识超境界的幻觉,使孕妇产生恬静的美感和愉悦的情绪,产生良好心境,并将这种信息传递给胎儿,改善胎儿大脑功能水平。

  胎儿特别喜欢听大提琴的演奏,柔美的小夜曲、摇篮曲、圆舞曲和中外古典乐曲,都会使胎儿心境平和、精神愉悦。从孕16周开始,可以让胎儿听音乐磁带。但必须注意,音量过大的音乐,不利于胎儿大脑的发育。

  (二)抚摸胎教

  孕四五个月后,孕妇在睡前可以慢慢地沿腹壁抚摸胎儿或轻轻弹扣、拍打、触压腹壁,刺激胎儿活动,使胎儿做“宫内体操”,每天5~10分钟。

  胎儿的皮肤和皮肤感觉发育得最早,他们在母腹中经常受到触觉刺激,抚摸通过皮肤感应传入大脑,促进大脑的发育,还可促进胎儿触觉、平衡觉、肢体运动的发育。通过反复训练,可使胎儿建立起条件反射,为出生后的协调动作和运动打好基础。

  (三)言语胎教

  言语胎教是胎儿的父母与胎儿讲话,给大脑新皮质输入最初的语言印记,促进胎儿听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发育。

  言语胎教包括聊天,给胎儿讲故事,与胎儿一起欣赏文学作品、画册等,借此可使孕妇保持愉快的情绪,也有利于胎儿情绪健康发展。语言讲解要视觉化,将形象和声音同时传通给胎儿,还要把形象和情感融合起来,创造出情景相生的意境。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