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经过市第五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精心、科学治疗,我的病情一天天好转,生活已经能够自理。特别感谢五病区主任石临娟,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鼓励给了我战胜疾病的勇气!”这是永和县患者张小平(化名)写给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感谢信。
11月10日,迎着初冬的晨光,记者走进市第五人民医院五病区,采撷有温度的故事。
患者的亲人
市第五人民医院五病区为全封闭男性病区,记者在该病区护士长吉登峰的带领下见到了写感谢信的张小平。“我在这里很好,过不了多久就能回家了……”张小平信心满满地说。眼前的张小平思维清晰,对答如流,并且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平时要注意什么……看着让人怎么也不相信他是精神疾病患者。
看着记者疑惑的表情,吉登峰说,张小平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原来,张小平2005年被检查出癫痫病,2018年,开始出现精神恍惚症状,不能自控,生活不能自理,家人带着他四处求医……后来,张小平在市第五人民医院被确诊为癫痫导致的精神障碍,随即住进了五病区。来了以后,张小平极不配合治疗,每天都不好好吃饭,一心想回家,经过医护人员的耐心开导、细心照顾和精心治疗,现在他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能参加简单的体力劳动,恢复得特别好。
吉登峰说,由于许多患者长期在病区治疗,缺少家人的关爱,所以,他们平时治疗时,还给予患者家的温暖和亲人般的关爱。“怕我们着凉,巡夜的医护人员经常给我们盖被子,对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他们手把手地喂饭、洗澡、擦身体……这里的医护人员像亲人一样照顾我们!”张小平说。
心灵的港湾
“如果他们掉入‘深渊’,我们就是崖边垂下的那根绳索;如果他们陷入‘泥潭’,我们就是匍匐在岸边的那双手……”这是五病区护士张君秋非常喜欢的一段话。她说,这里还有一些特殊患者,他们不知家在何方,无法和别人交流,不知道饥饱,不会上厕所,有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了……他们在治疗的同时,更需要一个心灵的港湾。
患者“无名尧”,大约40岁左右,今年5月份由救助站送来,患有精神迟滞所致的精神障碍,刚送来时,他目光呆滞,无法正常沟通,手抖得无法进食,大小便也不能自理。医护人员就从处理个人卫生开始,帮他洗澡、换衣服、喂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呵护和治疗,“无名尧”状况开始好转。
“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要去厕所,经常尿床,我们就估摸着时间,带他去厕所,培养他的如厕习惯。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无名尧’能自己上厕所了,这让我们所有医护人员都特别高兴……”张君秋说。
就这样,医护人员坚持每天陪护并和他聊天,放音乐给他听,“无名尧”孤寂的内心慢慢被打开了,他的眼神能和医护人员对视了,并偶尔能用眼神回应……就这样一步步到现在,“无名尧”不仅可以自己上厕所,自己用勺子吃饭,医护人员叫“无名尧”时,他还能有意识地做出反应。
除了“无名尧”,医院还有过“党某尧”“党某平”……正是因为有一群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在守护,一个个孤独的“灵魂”慢慢被温暖、被感动……
前行的力量
“当患者头发长了,我们就是‘发型师’;当患者对未来产生困惑时,我们就是‘人生导师’;当患者倾诉他们的不幸时,我们就是‘倾听者’‘好友’‘闺蜜’……”石临娟说。
为了方便出院患者交流、互相鼓励,石临娟为他们组建了康复患者心理干预微信群,让他们在群里倾诉重新步入社会后的酸甜苦辣,还可以在遇到挫折时向他们的主治医师寻求帮助。
有一名女大学生小琪(化名)因为暗恋其班长,患了幻想妄想症。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康复出院。其母亲为了方便照顾她,就租住在女儿的学校附近陪读。石临娟也经常与她电话沟通,给予鼓励。小琪大学毕业后,到了一家国企上班。工作后,她遇到了心仪的男友,可由于患病后的病耻感,小琪不敢踏进婚姻的殿堂,担心以后的相处以及能不能生育等问题。经过石临娟一次次的疏导沟通,小琪才走出了婚前恐惧。今年5月份,小琪给石临娟发来了结婚请柬,看到小琪在婚礼现场自信的表现,以及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石临娟心里无比欣慰……
“前几天,小琪还在微信里问我,精神类药物对怀孕的副作用等问题……”石临娟说,不论多忙,她都会抽时间回复,因为她不只是在院患者的医师,她愿意做所有患者生活的后盾。
“精神疾病的治疗目标,除了控制疾病症状外还要注重其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改善,最终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减少对社会和家庭的负担……”石临娟说,这不仅是她的目标,也是他们全院医务工作者正在做的事情。他们也希望全社会都能更多地了解、认识精神疾病,并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帮助他们积极治疗,以尽早控制症状,早日恢复社会功能。
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