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因胎心减慢紧急行剖宫产,患儿出生不久后出现呼吸困难,经治疗无好转,考虑有肺炎、肺动脉高压、心包积液……”3月11日,市妇幼保健院接到翼城县人民医院打来的紧急求助电话,当即派出院前转运小组将这一危重新生儿转入该院新生儿科。
情况危急,刻不容缓!新生儿科已做足准备,患儿一到立即启动急救模式。“患儿哭声弱、反应差,呼吸急促且不规则,肤色青紫,四肢肌张力差。”新生儿科主管医生柳丽娜说,“心音低钝、遥远,结合床旁心脏彩超检查,确诊为肺动脉高压,左心衰竭,心包积液。此外,患儿血糖偏低,只有1.4mmol/L。”
肺动脉高压、左心衰竭、心包积液……任何一项都是致命“炸弹”,患儿危在旦夕。医护人员紧急为患儿进行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吸入氧浓度逐渐上调至80%,但患儿呼吸困难程度及经皮血氧饱和度未见明显改善。
患儿命悬一线,新生儿科马上展开讨论和进一步评估,尽快制定可行、有效的治疗计划。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新生儿科主任刘国华指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复杂的心肺疾病,一旦发病,致死、致残率很高。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是降低肺动脉压力的首选治疗,但是左心衰竭的孩子吸入一氧化氮会加重肺水肿,对病情不利,现在应该立即给予强心治疗,同时,床旁超声严密监测心功能,一旦左心衰竭纠正,马上吸入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已成为NICU中危重新生儿呼吸管理中的一个主要手段,但是目前省内只有两家医院使用,我市尚未开展。患儿若转去省级医院,途中很可能发生意外。为了挽救患儿的生命,征得家属同意和信任,刘国华带领新生儿科团队向我市“首例”发起挑战,为患儿实施这项新技术。
在患儿与死神赛跑的72小时里,医护人员们寸步不离,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上下肢氧饱和度、血压、尿量、内环境等,持续给予用药改善循环和维持血糖。随着肺动脉压力的缓解,患儿呼吸明显好转,逐渐达到撤掉一氧化氮治疗的标准,脱离了生命危险。这一刻,医护人员们紧绷的神经才有些许放松,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患儿家属也松了一口气,内心百感交集:“感谢技术高超的医生护士,帮我家孩子捡回一条命啊……”
撤掉呼吸机后,患儿呼吸平稳,舒舒服服地躺在保温箱里,表情舒展、安然,不见先前的痛苦。即便如此,医护人员们仍没有放松警惕,时刻关注这个刚刚脱险的小宝宝,同时做一些对症处理,出院前再依据全面检查作出综合评估、完善治疗,小宝宝就可以回到爸爸妈妈身边了。
“新生儿抢救工作分秒必争,每一次都如同一场‘生死时速’的战役,考验着医院的整体应急能力、危重症救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刘国华表示,市妇幼保健院是一所三级甲等专科妇幼保健院,承担着全市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救治工作。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危重新生儿救治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填补了我市新生儿危急重症领域的一项空白,将更好地护航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