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村医张红德、张锦华:大山深处“父子兵”

2021-04-13 09:07: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沿着霍州市区向西南而行,绕着蜿蜒山路缓缓而上,“藏”在大山深处的退沙街道枣洼村逐渐露出“真容”。只见,一道缓坡前停满了各式车辆,车主们从周边县市、村庄赶来,大多是为了看病求医。

  跟随他们走进坡上的诊所,79岁的老中医张红德正在为患者把脉、问诊、开方子。他的小儿子——44岁的张锦华是该村村医,此时甘愿给父亲“打下手”,认认真真照方子抓药,再三叮嘱患者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万家。张红德从别村迁徙而来,在枣洼村行医已有57载,又把小儿子带入医门并交付重任。无论春夏秋冬、雨雪风霜,他们本色不改、接力传承,守护着大山里群众的健康。

  深山行医数十载

  张家数代行医,远近有名。张红德耳濡目染,会了不少门道,18岁时正式跟着伯父张问明学医,后拜在霍州知名中医郭俊岐门下,接着考取了行医资质。

  1966年,张红德原本居住在临近城区、交通便利的退沙村,但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要把医疗卫生重点放到农村去”,便只身一人前往山高路远、没有医生的枣洼村。张红德回忆道:“那时,枣洼村和紧邻的朱家庄村(现称:许村庄)住着四五百口人,周围全是上坡下坡的羊肠小道,又高又陡又险。村民们出趟门难于上青天,生了病全靠硬扛。”

  张红德跋山涉水而来,村民们不仅不欢迎,还面露失望之色,“来了个小娃子,哪能看了病”。他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愣是迎着他人的白眼在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许多村民没有防病意识,得了病就用不科学的土方子。尤其是产妇生孩子还沿用“旧法”,流程不规范且接生工具不消毒,出现意外、危及性命的几率较高。

  张红德果断出手,及时处理了几起“险情”。看着患者转危为安,村民们不由对眼前的“小娃子”刮目相看,有啥不适都找张大夫给看。自此,张红德上午看诊,下午干农活。若是有人突发疾病,他定会撂下一切,提着药箱赶紧过去。田间地头、房间屋后,处处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山里除了我,没有第二个大夫了。有人生病了,我却治不了,那该怎么办?”为此,张红德每天挑灯夜战,将经典医书古籍翻烂了好几套,尽量“吃透”诸多中医药方,时时总结看病经验和心得,使得自己的医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而化解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危机。

  三四十年前,一名妇女因腹痛难忍而紧急求医。张红德断定她是宫外孕,劝她尽快去城里医院动手术。由于该妇女结婚8年从未怀孕,便坚称自己没有受孕能力,定是吃坏肚子导致的疼痛。但是,张红德态度坚决,妇女不得不外出求医,结果到医院一查:宫外孕破裂后腹腔出血,幸好来得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危急关头救人一命,是张红德最骄傲的事儿。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他踏踏实实地驻守大山深处57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治病救人的使命中。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他从未动过离开的念头,“这里需要医生,我愿意留在这里,为乡亲们消除病痛。”

  子承父业传大爱

  张红德是仁心仁爱的医者,也是子女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在他的潜移默化之下,5个子女中有3个从医,小儿子张锦华还接过他的“接力棒”,继续扎根大山。

  “从我记事起,每晚都能看到父亲弓着身子在煤油灯下读医书,这一看就直至深夜、甚至天亮;不管天再黑、事再多,只要有人喊他看病,他随叫随到;家里就是诊室,天天有患者上门,总能听到感谢父亲的话语。”父亲的三个瞬间,深深印在了张锦华的脑海中,激励他走上了从医之路。

  “为患者负责,必须接受正规教育。”20世纪90年代末,张锦华谨遵父亲教诲,在太原卫校中医专业学习3年,取得了中专文凭。他回到大山的初衷很简单也很现实,“我是中专学历,在省城和临汾都不吃香,不如回到父亲身边多学点儿真本事。”

  张锦华回来之后就“后悔”了,他只是把乡村医生当成“饭碗”,却没想到这饭碗如此难端。“基层工作太难干,村民们健康意识差,有时还讳疾忌医,不愿听医生的。大家不好出门看病,对村医的要求非常高,必须向‘全科’发展。”难上加难,张锦华不由丧失斗志。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尽心尽力做好。涉及生命健康的事儿,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父亲掷地有声的教诲,令张锦华惭愧万分。他不再浮躁,虚心好学,通读药性药理,认真观察、揣摩各类病症,医术得以见长。当村民们亲切地唤他“小张大夫”,当患者们诚挚地向他道谢时,他感受到身为医者的骄傲,也领悟到身为医者的责任与担当:这不是短暂的“饭碗”,而是一生的追求。

  父亲年事已高,翻山越岭多有不便。每当有急诊,上门看诊的工作就交给了张锦华。山里坡多路窄,全靠步行,哪怕是雨雪天,他也会迎着雨雪、趟着泥水,一次次往返于诊所与患者家中。这些年,他记不清多少次被深夜电话惊醒,记不清多少次在山路上磕碰、摔伤。只要患者有需要,他就必须赶到,从不推脱。

  近两年,张锦华除了治病救人,还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经常在微信群里宣传和普及防疫知识,再三提醒村民们做好防范措施,实时摸排村里返乡人员和发热患者。疫情形势严峻时,有人问他“不怕吗”。他说:“怕也得干,我是村医,我不去谁去?既然干了就得干好,要为大家的健康负好责。”

  医者仁心写传奇

  爬大山、翻斜坡、走险路……张家父子扎根大山,负重前行,足迹遍布相邻村庄,不知治好了多少村民的疾病。诊所里放着厚厚几摞锦旗,写满了患者对他们的感谢、赞誉和敬意。

  在枣洼村、许村庄,近千群众都知道:身体不舒服就找张家父子,过去是现在也是。每每提到他们,67岁的许村庄村民朱有保充满感激地说:“自从有了老张大夫,两个村才结束了‘无医时代’。凡是他们能治的,一定会尽全力去医治;自己无法处理的,也会做出基本判断,建议患者尽早到哪级医院就诊,决不让患者的病情延误。”

  张家父子声名远播,从太原、灵石、临汾、汾西等邻近县市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70岁的贾杏林家住退沙村,经常上山来找张家父子调理身体,进而提及他们的几桩“奇”事:“有名患者被多家医院诊断为肝炎,吃了多少药,病情不见好。老张大夫一出手就找着了病因,患者得的是胆道蛔虫,症对了、药才能对、病才会消。还有一名患者得了输尿管结石,竟让老张大夫用针灸给治好了。”

  在贾杏林心里,只要张家父子在,一般疑难杂症都能看得好。他们医术精湛,医德更为高尚,没摆过架子也没发过脾气,总是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不管患者有钱没钱都给治,从不计较金钱得失。

  一生济世情,两代医者心,他们为村民健康撑起一片天。如今,张锦华正努力接过父亲的重担,继续书写父亲的传奇。他朴实地说:“我会继续前行,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倾尽全力守护好这一方百姓。”历尽千帆,初心不改。年近耄耋的张红德唯有一个心愿:“希望小儿子接好班、站好岗,把医学技术一代又一代传下去,当好大山里百姓的健康‘哨兵’。”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