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尹保行:春天猫狗闹 谨防被抓咬

2021-04-13 09:08: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踏青好时节。趁着周末,市民张女士和家人高高兴兴去汾河公园游玩,没想到却遇上一件糟心事:7岁儿子被野猫抓伤了眼皮,伤口不大但一直出血,不知该不该打狂犬疫苗。

  当时,孩子的哭声较大,引来许多热心人。有人说,伤口只有针眼大小,只需简单消毒;也有人说,孩子不是被狗抓伤的,打不打疫苗都行;还有人说,伤口出血,必须注射狂犬疫苗……各种建议让张女士六神无主,赶忙向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求助,不想竟碰到好几个“同病”的小患者,且伤口多在面部和手部。

  为什么猫狗喜欢攻击儿童?什么情况下,应注射狂犬疫苗?记者就此咨询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科科长尹保行。他介绍,随着气温回升、夏季临近,平时温顺的宠物容易变得狂躁,且通常人们衣服穿得少、皮肤暴露多,增加了被攻击的风险。与成年人相比,儿童防范意识弱、保护能力差,更易被宠物致伤。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一旦被咬,万不可大意,务必立即进行处置,以防感染狂犬病毒。

  “狂犬病按照暴露性质和程度的严重不同分为三级,不同级别的暴露处理方式不一样。”尹保行说,“一级暴露是,完好的皮肤被宠物舔舐,不用进行医学处置,但必须清洗接触部位;二级暴露是,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这种情况需要接种狂犬疫苗;三级暴露是,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被咬伤、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污染,需要在接种狂犬疫苗后,同时在伤口周围打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不止犬类,猫身上也可能携带狂犬病毒,被抓伤后越早接种狂犬疫苗效果越好。”

  狂犬病是所有传染病中最凶险的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近100%,因此被称为“致命杀手”。如果被猫狗咬伤,该如何紧急处理、防止感染?尹保行提醒:“要做到‘三及时’,及时用20%的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伤口处15到30分钟;及时用酒精或碘酊给伤口消毒,不要包扎伤口,尽量敞开,包扎后容易促进病毒繁殖;及时到就近的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并注射狂犬疫苗。需要注意的是,凡是被猫狗咬伤或抓伤,不论动物有没有打过狂犬疫苗,伤者都要注射狂犬疫苗。”

  远离狂犬病,预防是关键,尹保行建议大家做到“三要三不要”:宠物主人要对家养的犬类进行圈养;出门时要给宠物系绳;要给宠物注射狂犬疫苗。平时不要与猫狗过分亲密,不要去挑逗动物,不要触摸动物面部。特别是当猫狗在进食或者表现出恐惧或攻击性等情况时,更加不要主动招惹。


  尹保行,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科科长,副主任医师,临汾市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成员,主要负责传染病防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卫生应急管理等工作。参加工作三十年来,参加处理各类突发事件200余起,具有丰富的疫情处理经验。疫情发生以来,主要负责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