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妇幼惠民工作综述

2021-09-21 09:36:2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民生实事是大事,母婴安全无小事。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妇幼健康惠民工作,各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积极落实各项服务,全方位守护广大妇女健康,全身心保障儿童青少年成长,以民生实事“小切口”推动卫生健康“大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为了新家庭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优生优育的重要环节,是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关口。

  2020年,婚前医学检查被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对婚前男女双方进行14项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严重遗传性疾病、法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疾病、内科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从而提供科学指导。这既有利于夫妻双方的健康和婚姻幸福,也避免缺陷儿的出生。然而,现实生活中新婚夫妇婚检率却非常低。

  “将免费婚检服务室前移到民政局,实行婚检领证一站搞定。”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好收说,为了破解婚检率低的难题,市卫健委联合民政局,将婚前检查服务场所与婚姻登记服务场所无缝衔接,将婚检室设在婚姻登记处“隔壁”,实行婚姻登记与婚检知情告知、健康宣教“一站式”服务,让惠民、便民真正落到实处。

  每逢重大节日民政局登记处就会出现高峰,安泽县妇幼计生中心都会在此时大力宣传这项民生工程。

  有一次,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负责人孟庆庆向一对前来登记的新人推荐婚检,可他们已买好了下午的车票,害怕误事。“婚检不等于日常体检,有时一个人看着没事,双方的基因结合可能会生出患有疾病的孩子。曾经有对健康夫妻,生了3个存在基因缺陷的孩子,两个夭折,唯一存活的孩子也因视力低下,不能正常生活。”安泽县妇幼计生中心主任宋海林以实例向他们介绍婚检的意义,并答应接送二人往返,二人终于同意婚检。男方的转氨酶指标偏高也因这次检查而及时发现,采取保肝降酶治疗半月恢复。

  截至2021年8月全市共完成免费婚检12014对,婚检率由之前的5.46%大幅度提升到84.57%。

  免费孕前检查是降低出生缺陷儿发生、预防先天性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2020年4月,一对常年在外打工的夫妇,结婚一年还未做孕检。霍州市妇幼计生中心婚孕检负责人赵芳珍9次电话耐心劝导,仍遭拒绝。“政策宣传走不通,就打感情牌。”赵芳珍通过村干部找到二人家中长辈,几次上门终于做通一家人的工作。结果男方血糖偏高,所幸发现及时治疗3个月痊愈。“真的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我们说不准会生下畸形儿。”那对夫妇在随访中感谢道。

  针对目前人口流出较多的情况,我市各妇幼计生中心采取电话邀约和上门宣传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乡、村、社区等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宣传覆盖率达97%,优生知识知晓率达98%。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的风险不断降低,出生人口的素质稳步提高。

  为了新生命

  2016年10月,洪洞县人民医院一名产妇产下一名男婴,孩子眼距宽,通贯掌,三个月后开始反复感冒,检查结果是唐氏综合征,这让父母陷入了无限的自责和痛苦中。

  “出生缺陷儿是婴儿死亡的首位原因,即使存活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副院长尤爱萍说,2017年,产前筛查纳入省级惠民项目,2019年,我市将新生儿三项疾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机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列为民生实事。该院是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筛查的质控和督导单位,医院产前诊断实验室落户、新生儿筛查实验室的落户、同步串联质谱48种新生儿代谢疾病的筛查以及对全市技术人员的培训,先进设备的引进和检测技术的提升,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9年,洪洞县一位孕妇在孕16周时,进行免费产前筛查,结果显示高风险。该县根据市妇幼保健院反馈的筛查结果,迅速召回高风险孕妇,对这位筛查高风险的孕妇进行了医学遗传咨询指导建议,同时开具转诊单,将该孕妇转至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接受诊断。

  “及时筛查、及时转诊、及时诊断、及时干预能最大限度减少缺陷儿的出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保健部主任张玉峰说,高风险孕妇可享受一次免费产前诊断服务。该孕妇选择羊水穿刺诊断,财政给予1500元补助。结果出来了,不幸的是孩子确诊为唐氏综合征,最终终止了此次不良妊娠。产前筛查纳入省级惠民项目之后的三年,洪洞县人民医院产科主任李宏再也没有发现唐氏综合征儿童的出生。

  截至2021年8月,全市共筛查16511人,筛查出高风险人数966人,转诊人数900人,产前诊断人数771人。产前诊断率不断提高,出生缺陷发生率得到稳步控制。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婴儿出生后健康检查的第一道“安检关”。只要出生后48小时内从婴儿脚后跟收集3滴血液,可以筛查出最多48种先天性代谢疾病。

  2019年,我市隰县一位未给孩子做“新筛”的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越长越像洋娃娃,可偏偏身上总有一股鼠尿的体臭。“这是苯丙酮尿症的典型症状,及早发现,才能避免智力障碍的发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贾小莉说,孩子通过饮食控制,如今已经跟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如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大多数患儿会出现严重的智力迟钝。

  截至2020年,我市新生儿三项疾病筛查覆盖率已达到96%以上,1505例患有新生儿代谢病的儿童得到了及时诊治,有效预防和减轻了残疾的发生。

  为了新生活

  宫颈癌、乳腺癌被称为“红颜杀手”,“两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但通过筛查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6月卫生部和全国妇联下发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实施方案,2017年,我省将10个贫困县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项目纳入民生实事。据市卫健委统计,从2014年至2021年8月,在我市普查的91.41万人次中,筛查出宫颈癌前病变1682人、早期宫颈癌273人、乳腺癌癌前病变5人、乳腺癌97人,检出率2.8‰,2036名妇女因“两癌”筛查得到及早治疗,有力构建了农村妇女健康屏障。

  2020年4月29日,曲峨镇甘棠村43岁在外务工的姚红英。通过“两癌”筛查检查出宫颈癌早期,立即做了手术,恢复特别好。“谢谢你们早早发现了我的病,救了我的命!”康复后的姚红英,在每次的随访中总要感谢大宁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心主任李青峰。姚红英检查结果出来后,整个村、甚至整个乡镇的妇女接受筛查的积极性都高了。

  在这之前,刚开展“两癌”筛查项目时,李青峰带着仪器去了村里,宣传政策,百姓根本不听,很多妇女都要熬到不看不行的时候才看病。“不能干巴巴地讲政策,要带着感情交流。”后来,只要入村李青峰就会买上菜,带上馒头,到百姓家里吃饭,拉家常,讲政策。慢慢地,老百姓知晓率高了,态度也有了改变。

  点点滴滴惠民举,一枝一叶总关情。我市妇幼健康惠民工作的大好政策和桩桩件件好事、实事,必将进一步促进市民健康素养水平整体提升,从源头上帮助全市妇女和儿童群体稳步走上身心健康的幸福之路。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