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人工智能“心”体检

2021-10-12 08:54:5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拿到体检报告,各项指标正常,就代表健康吗?其实不然。如今,“健康”的概念已经从单纯的生理指标拓展到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处事能力等四个层次统一的状态。

  10月9日,在市人民医院体检科,一个静谧的房间中,主治医生荆宇洁登录智能生理和心理评测系统,输入测试者的基本信息并为患者选择相应的测评量表。测试者躺在舒适的躺椅上,耳麦中播放着舒缓的音乐,安静、从容地回答测试问题。答题过程中,测试者的面部表情,瞳孔收缩,每一个微表情的变化都会被摄像头捕捉到,用以识别个人情绪状态。肢体的导联,可以快速精确地测出血压、呼吸率,同时还有血压和氧饱和度的实时监测。通过测评量表、数据收集,量化着人们眼中看不见抓不着的心理、情感以及生理健康情况。最后,后台利用人工智能心理健康评估系统进行分析,测量结果与云平台联动,并展示“评语”和改善建议。

  自心理健康体检设备于9月17日在该院全面启用以来,我市将逐步在全市有条件的体检机构开展心理体检。目前,市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襄汾县人民医院作为市级试点心理体检机构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个体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服务。

  心理问题的筛查、预防是防止情绪恶化为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调查显示,我国精神卫生障碍患者约占全球总数的17%,焦虑障碍的患病率高达4.98%,18-34岁为成年人中最焦虑群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失去活力,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在当前社会普遍存在且影响深远。

  “其实,心理健康出了问题,有时候比罹患生理疾病影响更大。”市卫健委疾病与预防控制科科长韩勇彬说,普通大众对心理健康筛查并不了解,更不愿意走进精神科医院去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进行专业评估,有约80%的抑郁症患者都是晚期才确诊,因不能及时诊治而酿成痛心后果。事实上,心理问题就像感冒一样,每个人或重或轻都会遇到,“心理体检”与身体体检无异,是对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检测与评估,从而帮助大家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身体产生一系列生理上的不适,特别是出现食欲减退、失眠、腹泻等症状,在查不出躯体的实质性问题时,就需要一次“心理体检”。如能及时测查、及时发现、及时调整就能预防疾病,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建设健康、稳定、和谐社会提供助力。

  近年来,市卫健委联合13家成员单位,围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将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意识贯穿始终,利用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满足不同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积极构建社会心理服务“心治”体系,着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为促进常见心理/精神卫生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有效推进5G通讯网络的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管理体系构建及应用试点工作,并在我市率先开展居民心理健康体检纳入常规健康体检试点工作,人工智能的生物数据,较传统的心理测试不仅在准确率、便捷度、低成本、可规模化方面都有着极大优势,流程便捷、环境舒适、私密度高,还有效缓解了我市心理医生不足的现状。精神障碍的预防关口的前移,不仅是我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有利于我市各年龄阶段群众心理健康促进的突破和发展。为进一步做好全民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下一步试点项目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撑,更回应了时下百姓所需。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