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用爱托起生命的太阳

2021-10-26 08:53: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四十五年栉风沐雨,四十五年初心不改,四十五年筑梦前行,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以精细管理、精湛技术、精品服务为广大儿童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

  儿科人心怀使命,勇于创新,一次次迎难而上,一次次突破自我,不断攀登医学高峰,让患儿的脸上重绽笑颜,让一个个家庭重现欢声笑语。

  用心呵护,用爱守候。生命从这里开始,希望从这里启航……

  勇于开拓 构建发展大格局

  10月19日下午,市民王女士带着孩子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想给孩子做一个全面体检,以此掌握孩子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营养状况等。

  跟随王女士一家步入医院三层,可以看到导览图清晰明确、一目了然,孩子的成长问题,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答案”。儿童保健科主任贾小莉介绍:“多年来,随着家长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关注意识和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儿童保健科紧跟需求、与时俱进,从单一科室拓展为生长发育、营养与喂养、高危儿管理、儿童心理卫生、儿童康复、亲子活动等多个专科,全方位促进儿童健康,打造‘一条龙’服务链。”

  从功能单一到功能齐全,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儿童保健科的“重装升级”和“美丽蜕变”,仅仅是医院儿科发展的一个缩影。

  自1976年建院以来,一代又一代儿科人励精图治、攻坚克难,一路高歌猛进、乘势而上,以精准诊疗为主线,促进学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儿一科、儿二科、儿三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等专科建设快速发展,成为晋南地区乃至全省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品牌专科。同时,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为医院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四十五年沧桑巨变,变的不仅是格局和气魄,还有底气和实力。如今,这里已成为省产前诊断中心、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省新生儿科医师培训基地、省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市妇幼保健联合体核心单位、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市儿科质量控制部主任单位、新生儿专业医疗质控部主任单位、市儿科医疗保健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市医学会儿科医学、儿童保健、妇儿超声、新生儿、围产医学、临汾市护理学会儿科护理六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落户单位。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褒奖。近年来,儿科队伍不断壮大,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年门诊量、住院人次屡创新高,各项业务稳步上升,这些“看得见”的数据足以印证儿科在百姓心中的分量。

  对百姓而言,来到这里即可享受一站式诊疗服务。儿科是儿童的健康守护者,也是值得信赖的优质品牌。

  追求卓越 实现技术大飞跃

  技术是立院之本,创新是发展之魂。儿科人在实践中探索,在传承中创新,以疑难复杂及急危重症为学科重点突破方向,坚定不移地持续改善患儿就医感受,在“硬核”救治能力上全力以赴、尽心竭力。

  3月11日,一名新生儿因出现肺动脉高压、左心衰竭、心包积液等,从外院紧急转入新生儿科。就在患儿命悬一线、危在旦夕之际,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新生儿科主任刘国华带领团队果断向我市“首例”发起挑战,为患儿实施一氧化氮吸入治疗降低肺动脉高压技术,使患儿摆脱生命危险,平安回到父母身边。

  “新生儿抢救工作分秒必争,每一次都如同一场‘生死时速’的战役,考验着医院的整体应急能力、危重症救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刘国华介绍,新生儿科创建于2006年,是我市首家独立建设的新生儿专业科室,也是我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率先开设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首家开展了NCPAP救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常频机械通气、高频机械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剂提高NRDS抢救成活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防治胆红素脑病,亚低温治疗、脑功能监护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等多项先进技术。

  自8月18日,儿三科医护团队成功实施我市首例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以来,这项新技术在短短两个月里就已惠及诸多患儿。近日,带着8岁女儿来复诊的张姓家长欣喜地说:“不开刀、不留疤、不切除阑尾就治好了孩子的病。感谢医术精湛的医护团队,让孩子早早恢复健康。”

  儿三科主任聂莹随即讲道:“新引进的消化内窥检查设备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内镜检查、黏膜活检、消化道异物取出术、肠镜下息肉切除术、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消化道出血等多种内镜下检查和治疗。这是我院消化专科门诊成立以来的又一重大新突破,将给更多患儿带来健康福音。”

  患者的需求,是医者前行的最大动力。在儿一科的一间病房内,科室主任王秀丽正为一名4岁男孩实施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她一边仔细观察患儿发作时的临床表现,一边对照分析同步的脑电图记录。

  “2015年,我院率先引进了全市第一台长程视频脑电图,可精准确定癫痫发作类型和病灶定位,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不仅可以评估抗癫痫药物疗效,还可预测患儿的预后。”王秀丽说,“科技引领医疗技术创新发展,大大提升了癫痫诊断的准确率,大大提高了患儿的康复率。”

  “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是儿科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他们常年坚守临床一线,勇攀医学高峰,不断推动诊疗技术突破创新,有力填补了我市儿科医学领域的一项项空白。

  争创一流 书写民生大情怀

  “作为全市集医疗、急救、保健、科研于一体的儿童医学专科,我们必须以更加专业的医疗技术、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孩子们拉起一条健康服务链条,筑牢一道安全防护网。”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大儿科主任郭建华道出了儿科人普惠民生的大情怀。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主攻小儿呼吸、哮喘的儿二科充分发挥诊疗优势,为哮喘患儿提供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在科室主任郭建光看来,从初诊、肺功能检查到个体化治疗、建立档案、随访复诊,家长要和医生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共同给予患儿全生命周期的良好管理,是提高儿童哮喘控制率的重要手段。

  此外,儿二科在我市率先开展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及镜下异物取出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NCPAP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等新技术,在全市儿科呼吸系统领域处于领先水平,让患儿和家庭不用跑远路,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近期天气多变,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明显增多。环顾儿二科病区,总能看到一幕幕温馨的画面:装有一次性纸杯、卫生纸、充电器、针线盒、老花镜、指甲剪的“便民箱”,可方便患儿和家长急需时免费取用;医护人员精心打造的“图书角”,成了孩子们的快乐园地;科室的微信公众号推出的一系列科普讲堂,帮助家长更加科学地护理孩子。

  小细节里藏着大关爱,是医院开展“一科一品”优质护理,弘扬护士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的具体体现。儿一科以“病人无小事,事事需落实”为服务理念,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力求达到“一针见血”;帮助老年家属打水、操作手机、办理出入院手续等,从“小”入手为患者及家属排忧解难;坚持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为患者提供更为精细化的护理服务。

  NICU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护士就成了这里的“临时妈妈”,她们全年无休、24小时不间断呵护,不仅挽救了许多危重新生儿的生命,还给众多家庭带来了希望。一对双胞胎的妈妈感动地说:“孩子是早产儿、喂养困难,在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下,孩子出院时的各项指标都已达标,生长发育情况直追足月龄宝宝,是她们用爱创造了奇迹。”

  这里寄托着梦想,承载着希望。儿科人用爱和温暖“治愈”每一名患儿,让生命之花绚丽绽放。他们将继续以守护全市儿童健康为己任,打造医术过硬、群众信赖的特色医学专科,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医疗安全质量,全力推进儿科诊疗高质量发展,朝着更恢宏的蓝图全速前行。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临汾刘辉:他带领团队跑赢这场“生死战”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