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树敬老之风 促社会文明

2021-11-02 11:30:0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编者按 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倡导“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幸福老年人”理念,市老龄委在全国第12个“敬老月”里,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本版刊发系列稿件,旨在进一步营造养老孝老、爱老敬老的良好风尚和氛围,不断增强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尊老助老 送法上门

  临汾新闻网讯 10月27日,细雨蒙蒙。尧都区汾河社区的老人,早早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层的健康教育室,准备上一堂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普法课”。2021年10月是全国第12个“敬老月”,市卫健委精心策划、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敬老月”活动,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律知识讲座进社区活动正是其中一项。

  “歌曲《常回家看看》妇孺皆知。‘常回家看看立法’,既让亲情始终‘在线’,也能让老年人权益得到保障。”此次普法宣传活动由法律援助律师戴华艳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向老年人宣传《民法典》中有关孝敬老人、婚姻继承、法律援助等法律知识,让法治速查“小红书”——《民法典》走进老年人的家居生活,增强老年人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帮助他们合理维权、准确“避雷”。

  讲座现场,百余位老人听得认真仔细。当老师讲到的案例与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相似时,一些老人还不时发出叹息或频频点头。接触到真真切切的普法教育,老人们也是感慨颇多。“通过法律知识讲座学习,我懂得更多了,像无人赡养、老年人再婚这些问题,以后都可以正确对待。”史元兰老人说。

  “多数年轻人习惯把养老理解为对老人物质与经济上的供给,对于他们精神方面的需求考虑甚少。‘常回家看看立法’,能够有力有效地提高孤寡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从戴华艳常年接触的老年人案例来看,精神慰藉只是老年人权益的冰山一角,还有诸如老年人的居住权受侵害、子女干涉老年人再婚、财产保护等方面纠纷。她认为,普法教育对保障老年人权益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也希望老年人能够走近《民法典》,懂得更多的法律知识,必要时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我对这节课挺感兴趣的,不然经常呆在家里都不懂现在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申惠芳老人深有感触。

  “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普法宣传对老年人来说意义重大。”汾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争俊常年与老年人打交道,发现老年人往往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且受传统观念影响或客观条件制约,在权益纠纷中往往处于弱势。

  “‘百善孝为先’,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市卫健委老龄科科长侯同珍说,只有大力营造孝亲敬老、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让保障老年人权益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让老年人真正安享晚年。

  活动结束时,汾河社区为参加讲座的老年人送上小礼物,市司法局为每一名参与者赠送了《民法典》以及防诈骗宣传资料,提醒老年人在遇到矛盾纠纷时及时申请法律援助。(记者 闫晏宏)

老有所乐 一展风采

  临汾新闻网讯 “太棒了,再来一个”“夕阳不老,我们永远年轻”……10月30日下午,在掌声与欢呼声中,由市老龄委主办、市老年大学承办的 “健康有为,孝道传承”文艺汇演精彩上演,来自市老年大学的上百名学员竞相登场、一展风采。

  作为我市“敬老月”主题活动的“压轴大戏”,这场演出自是不负所望、高潮迭起。所有节目皆为老师和学员自编自导自演,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祖国不会忘记》、音乐快板《建党百年颂》、歌伴舞《幸福中国一起走》等,表达了大家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太极拳、交谊舞、民族舞、模特秀等,展示出老年群体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古筝、二胡、葫芦丝、萨克斯等各种乐器轮番上阵,演奏了一曲动人的“夕阳无限好”。

  其中,率先登场的是市老年大学声乐初级班,虽然大多都是零基础、刚入学的学员,但大家毫不怯场、尽显活力。班长雷敏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的关心爱护,为我们搭建了展示自我、沟通交流的平台。加入老年大学后,不仅丰富了退休生活,还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能和志同道合的姐妹们聚在一起排练节目,我们感到很开心、很充实、很幸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是属于老年人的舞台,这是属于老年人的乐园。只见,他们笑容灿烂、神采奕奕、舞姿轻盈,浑身上下散发着“青春气息”,用心、用情、用爱点燃了在场观众的热情与激情,整个演出现场彻底沸腾了。

  “提升晚年生活品质,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与向往。”参与演出的学员陈丽丽感慨道,“我们会不断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真正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更好地为社会贡献余热。”

  市老龄委负责人侯同珍说:“通过此次活动,在全社会构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浓厚氛围,把尊老、爱老、孝老、助老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切实加强老年人健康服务,加快推动老龄产业发展。”(记者 李静)

爱老敬老 共创和谐

  临汾新闻网讯 嗑着瓜子喝着茶、开开心心看演出、热热闹闹过重阳……10月是“敬老月”,乡宁县昌宁镇南阁社区精心准备了一场敬老爱老茶话会。辖区老人齐聚一堂、共享欢乐,对此连连称赞:“社区就是温暖的大家庭,让我们感受到爱与幸福。”

  “过去要啥没啥,现在要啥有啥”“咱们要好好珍惜、好好生活”……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欢声笑语连成一片。老人们品尝着美味可口的水果点心,回忆着激情燃烧的岁月,诉说着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说到动情处,大家忍不住感叹:“感谢党和国家,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文艺演出穿插其中,节目丰富多彩,引得老人们频频拍手叫好。他们不仅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还感受到文明祥和、尊老敬老的辖区氛围。一位老人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此次活动提高了老人们参加社区活动的热情,加深了老人与社区之间的感情,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直以来,乡宁县昌宁镇南阁社区坚持把养老、尊老、爱老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作为打造社区文化的中心亮点来抓,切实帮助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定期开展各类知识讲座,提升老人的自我安全意识;对有需求、有意愿的老人,提供住房适老化改造,安装扶手、紧急报警设备等设施,改善老人居住环境;从小事着眼,从细节入手,为老人出行提供便利和保障;建立65岁以上老人健康档案,定期入户随访、义诊,全方位提升健康服务质量;成立爱心合唱团、老年健身站等业余团队,培厚老年人的精神土壤,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智能产品使用的相关课程,缩小老年人群与青年人群之间的“数字鸿沟”。

  这些落在实处、落在深处的“小举动”,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大改变”,使老年人群的获得感、幸福感噌噌上升。辖区里的老人都说:“社区从我们的实际需要出发,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细致、更加到位、更加贴心的服务。”

  可喜的是,南阁社区荣获了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面对沉甸甸的荣誉,社区负责人说:“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以社区文化为主要抓手,把关爱、关心、关怀老年人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建立一支热心老年事业、热爱老年人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号召辖区学校、个体、企事业单位都来关心老年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推进志愿服务活动,让老年人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不断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共建和谐幸福家园。”(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