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妇幼保健院: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2021-11-09 09:12:1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感谢你们对孩子的关爱与照顾,你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职责和操守……”11月2日,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NICU收到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和一面写有“医德高尚暖人心 医术精湛传四方”的锦旗,字里行间流露着写信人发自肺腑的感恩之情。

  这是谁送来的?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原来,送信人是张先生,他的妻子怀孕30周+4天时,因宫口全开而突然提前生产。宝宝出生体重仅有1.5千克,反应差、哭声弱、呼吸不规则、生命体征不平稳,一出生便被转入新生儿科进一步救治。

  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新生儿科主任刘国华,主管医生饶飞和护士长郜芝华、付甜甜针对宝宝的病情制定了详细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入暖箱、无创呼吸机、脐静脉置管……一系列的抢救措施和细心护理,宝宝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下来,张先生夫妇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了。

  宝宝是早产儿且体重偏轻,闯过了“呼吸、循环关”,但仍需留在NICU继续“闯关”。主管医生饶飞介绍:“我们每天不仅要密切监测宝宝的生命体征,还要事无巨细地关注宝宝的各种情况。宝宝的胃肠道功能不成熟,起初几天胃管里总能引流出墨绿色液体,所以每天都要细心检查腹部情况,评估对症处理措施,奶量甚至精细到0.5毫升,之后还有脑功能评估、黄疸、视力等等一系列需要关注的问题。”

  NICU是封闭的无陪护病房,父母不在身边,全靠“临时妈妈”的悉心照顾和精心护理。护士们发现宝宝吸吮能力弱,吞咽不协调,一次只能吃1毫升奶,每次需要喂养很长时间,便着重训练宝宝的口腔功能,实行精细喂养,根据耐受程度逐毫升增加奶量。

  医护人员深知,孩子不在身边,最牵挂、最担忧的莫过于父母。饶飞便定时定点给张先生夫妇打电话,“实时转播”宝宝的病情及恢复情况,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也会详细告知。这些温暖的小细节,打消了张先生夫妇的顾虑与不安,心里随即充满了希望与期盼。

  一晃37天过去了,在大家的用心呵护下,宝宝每顿能喝38毫升奶,达到了正常宝宝的喂养水平,体重也增长至2.18千克,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身体情况趋于好转,可以顺利“毕业”了。

  “刘院长、饶大夫用高超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心,给了孩子最好的治疗。护士们悉心照料,把孩子从生命垂危照顾到现在的白白胖胖、精神十足。你们所付出的辛苦和汗水,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张先生的心情无比激动,特意奉上锦旗和感谢信以表谢意。

  “看着病房里的孩子们刚出生就与家人分开,承受着病痛和磨难,我们本能地就想呵护好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受到与父母一样的关爱和温暖。”在医护人员看来,宝宝康复、一家团圆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这个感人的故事,只是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用心用爱守护小生命的一个缩影。刘国华说:“一直以来,我们秉承厚德、敬业、奉献、至善的院训,全心全意为全市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我们将不断努力,继续创造更多生命的奇迹。”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