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李建义:注意!一人有这病,全家赶紧查

2021-12-14 10:18: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35岁的张先生,因工作性质经常在外就餐,近几年他总是感觉胃痛,时常反酸、烧心,同时还伴有口臭。几天前,他去体检,诊断报告显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经查阅资料,他有点担心,就在妻子王女士的陪同下到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

  因张先生病史较长,该科主任李建义建议张先生做个胃镜检查。考虑到夫妻俩的日常饮食都在一起,李建义希望王女士也做个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王女士的检测结果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值高于正常值400倍。经过追问其家族史发现,王女士的爷爷因胃癌病故,所以李建义建议王女士再做个胃镜检查。随后,夫妻俩携报告单前来复诊,张先生胃镜报告结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而王女士的胃镜报告单着实让李建义大吃一惊,32岁的她竟患有早期胃癌。

  胃癌病发率低,但恶性程度高,一般有症状就到了晚期,治愈率极低。万幸的是王女士的病通过这次检查得到了及时治疗。

  记者 闫晏宏


  李建义,主任医师,临汾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GERD专家委员会常委、临汾市卫健委消化及消化内镜质量控制部主任、中共临汾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

  擅长:肝炎肝硬化、 HP相关性疾病、胆道胰腺疾病、功能性胃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肝昏迷、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及内镜下阑尾炎的治疗(ERAT)。


  健康讲堂

  带你掀开幽门螺旋杆菌的神秘面纱

  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日前,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建义。

  李建义介绍,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细菌,它能引发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久治不愈极有可能诱发胃癌。这种病菌主要藏在人的唾液、牙菌斑、胃和粪便里,通过口口、胃口、粪口等途径传播。而夫妻俩的日常饮食都在一起,一人感染很容易造成相互传染,所以需要家庭成员检视自己不良习惯并做出改变。

  幽门螺旋杆菌是Ⅰ类致癌物。目前我国约有7亿-8亿人感染此病菌,如此庞大的感染人群,加之不习惯分餐,从源头上避免口口传播难度很大,预防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任重而道远。

  人是幽门螺旋杆菌的唯一宿主。如果出现口臭、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就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找上你了。那么没有症状就等于没有病吗?答案是否定的!研究发现,每100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病人当中,只有30位左右的患者有不舒服的感觉,早期也并没有症状,就像消化科医生中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早期胃癌的典型症状就是:没有症状。”许多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甚至有的中重度的异型增生、胃癌,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所以,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你没感觉到任何症状,并不表示它对你很友好,只是还没到时候。

  李建义说,幽门螺旋杆菌生存能力极强,所以,有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人;有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胃黏膜萎缩或糜烂的人;有胃癌、胃癌术后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MALT淋巴瘤患者;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的人;有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人;有其他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的人,最好及时根治!

  虽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非常高,但在感染人群中患上胃癌的只有1%左右,而且这1%还多见于溃疡病患者。胃癌的发生除了有幽门螺旋杆菌在作祟,还与免疫力弱、遗传、长期精神压抑、经常吃腌制食品、抽烟、嗜酒等因素有关。

  总的来说,对幽门螺旋杆菌,无论是检查还是治疗,目前都有成熟可靠的方案,只要遵医嘱合理检查、规范治疗并养成饭前便后认真洗手、所有食物经过高温处理、少吃刺激性食物、营养均衡、细嚼慢咽等好习惯,就可与医生、家人一起“剿灭”幽门螺旋杆菌。

  记者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