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没想到得了糖尿病,还能伤了眼睛。”在市中心医院眼科,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就诊的小杨非常懊悔。眼科主任张淑萍表示,小杨双眼视力被“甜蚀”,差点失明这件事,根源在于他的糖尿病史。
从小到大,小杨经常吃外卖,喜欢把饮料当水喝,体重不知不觉就飙升到了100公斤!5年前,年仅30岁的小杨确诊为二型糖尿病。
5年的糖尿病史,10年的中度脂肪肝,高脂血症半年,血压偏高,长期熬夜……今年3月的一天,小杨突然感觉右眼像有遮挡物,看东西变得有点模糊。刚开始以为是熬夜造成的,没有在意。直到3月23日,他发现视力越来越差,眼前像蒙了一块黑布,完全看不见了,慌忙到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
接诊医生是眼科主任张淑萍。检查结果让人沮丧。小杨右眼已经发展到严重增殖期,除了眼内出血外,增殖已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这种情况,只能立即进行手术。
张淑萍对其进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视网膜脱离修复前膜播膜术+黄斑前膜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手术很成功,眼底出血被清除,视网膜新生血管增殖膜被剥除,脱离的视网膜也成功复位,还完美保留了晶体,小杨术后矫正视力达到0.8。
记者 闫晏宏
张淑萍,临汾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国家卫生部派遣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访问学者,香港健康快车白内障手术专家。擅长:各类眼科显微手术,尤其是屈光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白内障及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联合手术;白内障青光眼联手术等等;有近四万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经验。
健康讲堂
糖尿病患者如何避免“视网膜病变”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总人数已接近1.3亿,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也备受关注。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俗称“糖网病”)患病率为24.7%——35.4%,已成为成年人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糖尿病患者如何避免“视网膜病变”?日前,记者走访了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张淑萍。
张淑萍说,“糖网病”一旦发病,需要终身治疗,手术只能控制一时,患者还需持续随诊。然而,“糖网病”发病初期,通常都是无明显征兆或者只有轻微的视力模糊,很容易被忽视。
由于“糖网病”致盲不可逆,“控糖+查眼底”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做好这两点能够帮助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远离致盲风险。无论有无视力改变,都要警惕糖尿病眼底病变。二型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并且进行规范的治疗。一型糖尿病,如果是在青春期前发病,12岁开始就应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张淑萍强调,除了身体因常年“浸糖”慢慢被“甜蚀”外,“糖网病”的进展和患者全身情况息息相关,血糖控制尤为重要。血糖控制不稳定,视网膜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会导致视网膜血管闭塞,引起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和视网膜增殖,新生血管的血管壁较薄且脆弱,血管就像裂缝的水管一样,容易渗漏、出血,形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一连串的眼底病变。如果能及早发现并进行针对性医治,患者的视力大多数可以维持原状。等到明显感觉视力下降时,往往就到了晚期,视力已很难挽回,严重者可致盲。
“糖网病”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年轻人患病常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最佳预防手段就是定期体检,平时还要做到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合理饮食,进行适当的运动,杜绝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张淑萍提醒各位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视力模糊,中间视野影像变得弯曲及变形,视野中央出现黑点,颜色饱和度下降、“褪色”等问题,就应该重视起来,早发现早治疗。
记者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