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创新健康宣教形式、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推进职业健康体检……近年来,翼城县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全面强化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坚持从源头着手,从细节发力,不断加大对矿山、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执法力度,真正为劳动者筑起坚实的“健康屏障”。
精准发力 打出“组合拳”
2019年,翼城县职业卫生监管职能正式移交至卫健部门。
底子薄、基础差、起点低、技术装备落后、用人单位责任意识不强……当时,面临这一窘境,翼城县卫体局迎难而上,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重点工作,成立了尘肺病防治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监管队伍,瞄准重点致病因素、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劳动群体,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为了摸清底数、找准问题,翼城县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队职业卫生监督股对辖区所有企业展开调查摸底工作,一次次深入生产一线了解情况,一次次跟企业负责人谈心谈话。在这个过程中,执法人员吃过“闭门羹”,被下过“逐客令”,但他们从不退缩,有时为了“蹲守”企业负责人甚至在烈日下一站数小时,加班加点没饭点已成工作常态。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底,理清辖区内共有煤矿6家、黑色金属2家、加油站50家、加气站3家、洗煤厂9家、铁矿2家、铸造2家、面粉加工厂1家、铁厂2家、体检机构2家、放射诊疗机构6家。”翼城县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队职业卫生监督股负责人黄海龙介绍,“我们对这些用人单位依据职业病危害风险程度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同时督促用人单位成立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为劳动者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同时,执法人员深刻意识到:只有认识正确,才有行动的高度自觉。为此,他们线上线下齐发力,利用多种形式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广泛深入地宣传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多次走进生产作业现场对职业健康相关法律法规、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个人防护用品的选用与使用方法等内容进行讲解和培训,让职业健康理念入脑入心。
“通过宣传才知道,生产作业中产生的粉尘、噪音、一些气体等存在危害”“如果不做好防护,会危害到咱们的健康”“一定配备配齐防护用具,督促工人在作业时全程佩戴”……随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有序开展,执法人员常常能听到这样的“回音”,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大幅转变。
严格执法 撑起“防护伞”
用人单位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是否告知劳动者所在岗位职业危害内容和相关待遇……在执法检查中,执法人员坚持问题导向,直击问题要害,敢于向职业病防控措施不到位、主体责任不落实的违法单位“亮剑”。
2020年7月下旬,执法人员对辖区一家煤业有限公司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支护工刘某某、舒某某为接触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经查看由具有相关体检资质的医院提供的体检报告中显示二人均为疑似尘肺病患者,且该公司在两个月前违法安排未经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二人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执法人员通过调取该公司2020年5月工资花名表、询问相关人员及现场检查,进一步进行查证、核实、确认,证实该公司这一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经翼城县卫体局商议后,认定该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并依据第七十一条第(四)项的规定,开出了接管后的第一张“罚单”,责令限期改正和给予警告,处五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这张“罚单”也给其他用人单位敲响警钟,使全社会职业健康意识显著增强。翼城县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牛永明感叹:“执法的最终目的是让用人单位履行主体责任,从而能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以牺牲劳动者的生命健康为代价,要站在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翼城县卫体局局长杨晓清说,“监管部门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应坚持指导服务并重,确保执法工作有力度也有温度。”
强化保障 构建“安全线”
翼城县卫体局不断强化源头管控,坚持铁腕整治,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力度明显加强,劳动者健康防护意识明显增强。
2021年,随着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的行业种类增多。执法人员紧跟职业病防治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积极向企业负责人宣传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及企业应当履行的职责,已对90余家企业进行实地宣传,累计发放宣传手册300余本、宣传材料4000余份。
他们持续加大职业卫生检查频次和监管力度,共下达意见书 110余份,其中立案1起,罚款人民币135000元;警告4家,整改10家,监督覆盖率100%;圆满完成“双随机”工作任务82家,针对监督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对用人单位下达了整改意见书。
从被动到主动、从抗拒到接受、从漠视到重视……令执法人员感到欣喜的是,大多职业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要求,每年做一次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以此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在可能产生粉尘的工作地点、作业场所设置防尘、除尘装置,注重加强对噪声、有毒有害气体场所治理等。并设立了职工职业健康档案,完善了劳动防护品的发放、使用制度,定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等。
“仍有一些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意识不到位,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这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督促用人单位完善制度,强化机制,进一步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牛永明说,“今后,要持续重视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好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杨晓清说:“下一步,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将与信息化接轨,运用高科技手段实时监测相关企业的各个职业危害点数值,打通监管部门、用人单位、体检机构、检测机构和劳动者之间的各个环节,努力开创职业卫生工作新局面。”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