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秋日清晨,城市忙碌的人群还未完全苏醒时,临汾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医院的医生们已经穿好白大褂,准备开启新一天的工作。
每天早上7时50分,临汾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儿二科医生郭建光就像“上了发条”,准备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此时正是该院的早交班时间,她仔细倾听夜班值班医生的交班汇报,将每一个病情有特殊变化的患儿记在心里。交接完毕后,她那干练的身影伴着清晨的一缕阳光,穿梭在病房各个角落。
她是患者眼中的“好朋友”
10月11日上午,是郭建光坐诊哮喘门诊的日子。这天前来就诊的患者早已在门外排起了长队。
“现在正值秋冬换季,孩子的咳喘症状又加重了,我一周前就挂了郭大夫的号,今天来复查一下。”早8时许,市民任女士带着11岁的儿子豪豪(化名)前来复诊。
“这两天孩子怎么样?”“郭建光仔细检查豪豪的身体状况,并详细询问豪豪的用药情况。
在检查的间隙,郭建光告诉记者:“普通儿科门诊每天上午发放40个号,哮喘门诊只能发放20个号。这是因为儿童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儿病史长,病情反复,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孩子病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情况实属不易。因此,看一名哮喘患儿所花费的时间是普通患儿的2倍。”
为了方便与患儿家长沟通,郭建光也是下足了功夫。她专门创建了“临汾妇幼儿科哮喘之家”微信群,科学指导家长日常护理哮喘儿童,嘱咐家长定期复查,常年下来,她和患者家长建立起“伙伴式”关系。
“大多数患儿家长会按时带孩子过来复查,一来二去我和家长、孩子都成了好朋友。”工作之余,郭建光也会及时翻阅微信群,不厌其烦地解答患者家属的各种问题。
医学是有温度的,医患彼此建立的信任,是治病救人的一剂良药。
二十几年如一日,她坚持守护着每一位前来就医的孩子。如今登记在册的哮喘患儿已有近千名。她时刻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方案,带给患儿和家长十足的安全感。
她是同事眼中的“郭大姐”
在同事心目中,她像一杯清茶,淡雅而甘甜。对待工作,她事必躬亲、身先士卒;对待患者,她静静倾听、积极引导;对待同事,她和蔼可亲、乐于助人。
儿二科现有21名医务人员,郭建光虽是儿二科主任,但周围的同事们经常唤她“郭姐”。
“郭姐对我来讲亦师亦友,是朋友也是榜样。”与郭建光共事已有7年的儿二科护士长高桂荣介绍:“郭姐每天都会督促我们学习,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多年坚持下来,我们收获颇多。”
“郭姐性格比较直爽,在工作中对我们的要求特别严格,在生活中对我们照顾有加,谁有事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儿二科护士王欣欣说。
虽然在同事眼中她是“郭大姐”,但每天下午的例行查房,她一推开病房的门,就“秒变”成一个“大孩子”。
因为经常和孩子打交道,郭建光哄孩子也有“小妙招”。“我经常会买一些小手偶之类的玩具,当‘哄娃’神器,孩子们喜欢我就会送给他们。”因为她的慷慨大方,郭建光不时往玩具店里跑,及时“上新”有趣又好玩的玩具。
“从医多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源泉。当看到孩子们脸上纯真的笑容,总是会被他们身上那种活力、乐观的状态所吸引。”郭建光表示,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就是要守好初心,尽最大努力呵护儿童健康。
她是学科专业的“领头羊”
“我家孩子小,哪儿难受也不会说,只知道哭。郭大夫赶紧帮孩子看一下。”市民李女士抱着不到一岁的宝宝焦急地说。老百姓看病喜欢找名医,郭建光坐诊的预约号总是“满约”。她看过的病人一致反馈,“用药少,病症看得准,孩子病情恢复得快。”
“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病情变化较快。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自带修复功能。所以多年来,我一直倡导‘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理念,科学用药。”郭建光说。
郭建光多年来扎根在儿科岗位,接诊儿童数万名,在实践中磨炼出精湛的医术,成为了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医院知名的儿科专家。
说起“妇幼名医”,郭建光谦虚地说:“我们科的医生,都是专业的儿科医生,儿童常见的病症都可以精准治疗,希望家长不要紧盯‘专家号’,因为等候时间过长耽误孩子就诊。”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一直以来,郭建光用心负责地开展工作,带领团队不断提升自身医疗技术,以实际行动践行“用真诚服务患者,用爱心传递生命”的宗旨。开设全市首家儿童哮喘专科门诊、儿童肺功能检测、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哮喘儿童家长课堂,在全市首家开展儿童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技术,在她的带领下,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医院儿二科创造了五个“全市第一”。
每个“第一”的背后,都少不了她在医学上的潜心钻研,都少不了她深入临床实践的身影,都少不了她心系患儿的医者仁心。
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大厅里,“厚德 敬业 奉献 至善”八个大字熠熠生辉,这是对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护航最有力的承诺。
记者 王晓娜 李晓洁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