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掀起高潮。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卫健系统不断掀起高潮。全体卫健人正以大会精神为指引,踔厉奋发,为建设健康中国、全方位全周期守护临汾人民健康贡献更大力量。
二、坚定不移抗击疫情并取得积极成果。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实事求是、因时因势、科学决策、以变应变,牢牢掌握抗疫战略主动权,特别是全市医卫人不畏艰辛、勇毅坚守,坚定不移开展抗击疫情斗争,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抗疫不断取得新胜利。全年核酸检测146019446人次,全市按标准改造完成27958间隔离房间、管理72024人次,发热门诊接诊98085人次,基层医卫人员管理重点人群48.59万人。医卫人用实际行动向全市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
三、贡献临汾力量,南下北上支援各地疫情防控工作。
全市医疗机构897名医护人员分11批次逆向出征,赴河南、吉林、上海、海南及我省太原、忻州、运城、晋城等地区,火线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一次又一次极大彰显了“临汾力量”。
四、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十五分钟就医圈”工程建设卓有成效。
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救治综合楼封顶,市中心医院门诊住院楼改扩建楼项目顺利开工,市三院消化科住院楼建设项目交付使用,为全市打造“十五分钟就医圈”奠定了稳固基础。
五、尽显“临汾速度”,方舱医院短期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按照“安全、规范、有序、高效”的建设要求,全市上下部门联动,仅用时半月,建成我市首座方舱医院。2022年11月24日,在疫情防控最吃紧最困难关头启动使用,先后收治病人2586名。至2022年12月8日上午,方舱医院患者全部清零。方舱医院在关键时刻起到了特殊作用。
六、“千名医生进万家”活动获得群众点赞。
从2022年6月10日至11月10日,市县两级医院组建173个医疗队,深入6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聚焦已脱贫户、低保户、五保户等重点人群,普及健康知识,对大病患者救治效果进行随访,对慢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对疫苗接种工作再动员、再宣传。1230名医务人员服务监测户5898户16172人,重点人群12856人、其他人群89252人,健康宣教受益群众近30万人。
七、增效提质,医院管理上档提速,医考国内有影响、省内有名次。
年内,国家三级公立医院考核结果公布,市人民医院全国排名152,全省第4。市妇幼保健院获批“中国母婴健康万里行”首批项目基地。市中心医院荣获“全国医院质量管理案例奖优秀奖”。
八、屡创生命奇迹,“刘辉团队”年手术数量质量五年蝉联全省第一。
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刘辉团队”坚持创新发展,勇闯技术“禁区”,新兴技术层出不穷,手术难度屡创新高,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开创省内之先河,再创生命奇迹,年完成高难度手术546台,手术数量、质量连续五年在全省综合医院排名第一。
九、“十百千”工程助推全市医疗技术水平整体跃升,技术人才优势凸显。
年内完成“十大临床重点专科”遴选;第二批35名“百名学科带头人”、338名“千名技术骨干”完成评选命名,初步形成我市医疗领域领军人才尖端群体,推动了全市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跃升。
十、尽显医者风范,三人荣获国家表彰。
2022年,我市医务工作人员尽显风范。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郭淑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市疾控中心杨欢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大宁县乐堂村村医贺星龙入列“2022年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个人榜单。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