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中心医院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术突破百例

2023-02-14 09:32:5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真没想到,手腕上‘打一针’就能做造影,而且检查完就可以下地……”2月10日上午,随着市中心医院心脑血管综合楼导管室大门打开,刚刚做完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术的孙大爷自行走出来,令等候在门外的家属惊诧不已。这是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120例,为诸多脑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福音。

  孙大爷今年83岁,平时身体硬朗、手脚麻利,但前些天突然出现头重脚轻、头晕头闷等症状,被家属送到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经过颈动脉彩超检查发现,老人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需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来明确狭窄程度和病变位置,以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听别人说,做完脑血管造影要直挺挺地躺在床上24小时,腰部绷带绷得很难受,还可能出现并发症,老人的身体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吗?”老人家属对此心存顾虑、犹豫不决。神经内科介入团队经过全面评估和充分讨论,决定为老人实施医院新引进的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术。这项新技术改变了穿刺路径,可避免因卧床制动造成的风险,连高龄老人也可以耐受。

  征得老人及家属同意后,神经内科主任助理孙震、主治医师张辉并肩协作、默契配合,将老人手腕处的桡动脉作为穿刺入路,仅用时40分钟就完成了全脑血管造影,全方位、多角度地查看了脑血管情况,发现动脉狭窄程度和血流速度尚可,可采取药物保守治疗,不需要植入支架。

  术后,孙大爷的手腕部进行简单包扎后,轻松自如地走下手术台,隔天便在家属陪同下出院回家。一家人终于放下心来,对介入团队的精湛医术频频点赞:“造影术一结束,老人就跟没事人一样,不仅能下床活动,还能自己吃喝、上厕所。市中心医院的医疗技术真是先进!”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经股动脉进行穿刺为常规方法,但患者术后24小时内需绝对卧床休息,因肢体制动时间长,部分患者需要留置导尿管,给患者带去很大不便和不适。因此,部分患者对这一检查望而却步,从而延误了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

  为给患者带来更安全、更舒适的诊疗体验,在医院的大力支持和科主任李万英的带领下,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于去年6月引进开展了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术。孙震介绍:“与传统经股动脉入路相比,经桡动脉入路的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耐受性和舒适度高,术后即可下床活动,减轻了术后痛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人工护理成本,真正做到了‘随治随走’,更显微创优势。”

  这项新技术开展以来,已惠及诸多脑血管疾病患者。今年春节前夕,一名患者因脑梗死就诊于周边县医院,完善头颅核磁检查后发现颅内有可疑动脉瘤。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互相矛盾,治疗脑梗死的药物通常会增加颅内动脉瘤出血的风险,若对脑梗死置之不理又会导致偏瘫等风险,治与不治皆存在矛盾与危险。为此,当地县医院建议患者通过全脑血管造影术来精准诊断、明确治疗方向。

  患者是一名50多岁的女性,对传统的检查方式充满恐惧和担忧,既担心术中暴露隐私部位,也不愿术后卧床留置导尿管。可是,疾病不能再拖,家属四处打听得知市中心医院已开展先进的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术,便第一时间慕名而来,通过脑血管造影术排除了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术中、术后没有任何痛苦,对此次诊疗服务非常满意。

  李万英带领的神经内科团队始终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紧跟国内外先进诊疗技术发展方向,不断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术的常规开展,为广大脑血管疾病患者开辟了新的检查治疗途径,实现了技术创新与患者满意的双赢局面。

  “作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以及我市唯一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我们先后开展了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支架取栓、颅内外血管支架植入术、多模影像指导下超时间窗动脉取栓术等,大大提高了脑卒中急救成功率,并有效降低了脑卒中致残致死率。”李万英说,“我们将充分利用医院的人才、设备、多学科协作等优势,持续提高脑卒中救治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快速、精准、高效、规范的诊疗服务。”

  记者 李 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