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您的肝脏硬度检测值为8.51千帕,达到了肝纤维化F2级……”3月31日,市中心医院超声科主任王莉为一名脂肪肝患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仪器屏幕上随即呈现出“定量式”检测结果,同时精准评估出患者的肝脏纤维化和肝脏脂肪变性程度,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这名患者今年29岁,身高183厘米、体重85公斤,看起来四肢匀称,却有个大肚腩。由于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等,年纪轻轻的他在一次体检中查出了脂肪肝。为了评估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他特意来到市中心医院超声科进一步完善检查。
“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检测肝纤维化及脂肪变性的无创技术,相比常规超声更能生动地显示及定位病变,可用于检测肝脏硬度值以及定量检测肝脏脂肪含量。”王莉向患者介绍,并引导对方上举双臂、侧卧在超声床上,使肋间隙扩大到最大程度,再根据指示进行平稳的呼吸或闭气。
王莉一边紧紧盯着超声仪器的屏幕,一边熟练地滑动按键、轻放探头,系统很快就提取到与肝脏组织弹性有关的参数,继而形成一份全面、精确、清晰的检测报告,其中显示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为F2级。王莉遂建议患者及时找医生结合临床综合判断,提早采取干预措施。
“通过测定肝脏组织的弹性硬度,来定量诊断肝纤维化程度,依据检测值可分为F0至F4五个等级,数值越大,纤维化程度越严重。”王莉进一步讲道,“F0表示肝脏弹性处于正常状态,没有纤维化;F1表示肝脏汇管区纤维性扩大,但无纤维间隔形成;F2表示肝脏汇管区存在纤维化扩展,有少数纤维间隔形成;F3表示多数纤维间隔形成,但无硬化结节;F4表示已经形成肝硬化。”
这套先进超声仪器还可对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进行评估,依据检测值分为S0至S3四级。以往,通过常规超声检查肝脏,需要“图像+经验”来判断脂肪肝是否严重,且患者经过诊疗和健康管理后,从重度脂肪肝到轻度脂肪肝这一变化在常规超声中也很难详细呈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可以通过精准的数据来呈现脂肪肝的严重程度,由此可以更加准确地分级诊断病情进展程度,便于对患者进行长期动态跟踪及随访。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脏损害所导致的肝脏纤维结缔组织过度沉积,也是多种慢性肝病包括脂肪性肝病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者肝癌的‘必经之路’。”王莉说,“研究表明,从慢性肝病到肝纤维化的过程是可逆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望阻断肝纤维化进展。但患者出现肝硬化甚至肝癌时,则难以逆转。因此,准确、及时诊断出肝纤维化尤为重要。”
多数早期肝纤维化起病隐匿,无特异性症状、体征及常规影像学、血液生化指标异常,如果不进行肝脏组织穿刺活检则不易被及时发现。但是,这种方式有创有痛,且操作复杂,不易重复检查,大部分患者难以接受。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市中心医院自2021年9月引进超声“新武器”,积极开展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这项新技术具有无创无痛、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好、检测时间短、检测结果可参照可追溯等优势,真正实现了肝纤维化和脂肪肝的早期筛查与诊断,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精准的依据,给各类早期肝病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福音。
“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肥胖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长期饮酒等肝纤维化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定量检测肝纤维化程度,及早发现肝脏内部病理学进展,及时干预或启动病因治疗,有效阻止或减缓肝病进展之路,最大程度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王莉提醒,“这项检查也适用于各类健康人群的肝脏健康状况筛查,能够有效鉴别出健康人群中隐匿存在的慢性肝病患者。广大群众应主动检测、积极预防,用心呵护肝脏健康。”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