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式企业鸟瞰图。李大帅 摄
临汾新闻网讯 秋日的午后,山西闽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活区的小公园里,孩子们三五成群、玩耍嬉戏,欢快的笑声一阵儿接着一阵儿。正在看孩子的一名职工家属说:“以前外头灰蒙蒙的,哪敢带孩子出来玩,现在我们厂区的环境好了,绿树多了,空气清新了,出门活动的人越来越多。”
在她的记忆中,几年前的厂区完全就是焦化企业的传统形象:处处都蒙着黑灰色,住户们洗好的衣服从来不在外面晾晒,外面从来没有孩子玩耍的身影……
变化要从5年前说起。2015年,山西闽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斥巨资启动了脱硫脱硝、污水治理、厂区美化等一系列环保项目。5年来,他们坚持环保优先、持续加大投入,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越走越稳健,闯出了一条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道路。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面对前所未有的环保新形势,闽光公司新任总经理蒋能义发出动员令:“我们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真枪实弹抓好环保工作,建设一流的环保设施,展现我们的硬实力,以国企的社会责任保护头顶的蓝天。”
随后,蒋能义带领技术人员拜访权威专家,探讨脱硫脱硝工艺同步运行的可行性。专家建议,闽光先实施业已成熟的脱硫工艺,脱硝工艺等进一步完善后再上。蒋能义深思熟虑后作出决定:环保项目上,我们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5年底,闽光公司的焦炉烟道废气脱硫脱硝项目正式立项,总投资约1650万元,2016年3月,该项目动工建设,当年8月投入运行,成为我省第一家超前规划、设计、建设的一项环保项目。2017年1月,省环境监测站对该项目实施后的排放监测报告显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的排放浓度,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闽光公司并未止步,仍在持续改进工艺,废气排放浓度从2017年的500毫克/立方米下降到2018年的150毫克/立方米,2019年更立下了100毫克/立方米以下的目标。
他们于2017年12月提前启动“白色烟羽”治理项目,2018年5月投入运行,当年8月又实施了第二次升级改造。
与此同时,闽光公司投资3100余万元对洗精煤堆场及煤焦输送皮带进行封闭改造,封闭面积达53000平方米;投资4800余万元对铁路专用线站台进行封闭,成为全市首家。
5年来,闽光公司在环保上投资3亿余元,除了脱硫脱硝、烟羽脱白以外,还实施了焦化污水处理站VOCs治理项目、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工程、熄焦水达标处理工程、电厂锅炉低氮排放技改工程、电厂锅炉脱硫技改、厂区无组织一体化管控平台技改、厂容厂貌美化等一系列环保生态治理项目。
2019年10月,闽光公司的工业污染物排放达到超低限值排放标准,环保治理和工业污染物排放位列全省焦化企业前列,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
在进行环保项目改造的同时,闽光公司参照“曲沃县打造全域旅游品牌和集团公司建设旅游工厂”要求,投资1000余万元,先后对30000平方米路面进行了“白改黑”,购置了洗扫车、雾炮车、洒水车对厂区定时净化,聘请专业团队对厂区绿化区域重新布置,对苗树花草进行美化升级,厂区绿化面积达到48%以上。
如今的闽光公司,厂区整洁、道路平整,文化标志异常醒目,小果园内的樱桃、苹果、柿子长势喜人,花园式工厂初具规模,极大地改善了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在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征程中,闽光公司瞄准了全省能源革命排头兵目标。蒋能义介绍道,公司计划实施“年产4万吨高性能碳负极材料及焦化转型升级项目”,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高新技术引领焦化转型升级。
据了解,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4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改项目并配套国家级储能材料研发技术中心、焦炉煤气制LNG联产氢气项目、4.3米焦炉技改项目及20万吨煤焦油加氢制针状焦项目。该项目的最大亮点是对现有低效煤气进行提效创新,将煤焦油资源精深加工后用于生产硅碳负极等新能源储能材料。
蒋能义说:“未来,闽光公司将瞄准新材料产业的先进标杆,全面提高企业的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将公司建成新能源多元化高新技术企业,增强经济创新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记者 柴云祥 霍 壮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