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如果仅仅是建筑垃圾,那么通过摊平、覆盖的处理方式还可以理解。但垃圾里面掺杂着许多生活垃圾,包装材料、装修板材、塑料制品都有,很多都无法进行降解,会对土壤造成污染。”日前,市民王国宝提及的,是城市周边许多农村在处理历史堆积垃圾时的弊病。
王国宝说,前些年,城市周边农村的偏僻处成了很多人乱倒垃圾的“重灾区”,比如城北区域的西芦村、西高河村,城南区域的下靳村以及金殿镇、刘村镇的很多荒滩野地,成为人们明目张胆倾倒垃圾的“垃圾场”,尤其以装修垃圾、建筑垃圾为主,可以说处处都能看到破砖烂瓦、瓷砖碎片、板材废料以及建筑材料的包装物,另外还有一些生活垃圾掺杂其中。
“近几年,各地组织人手,对这些堆积多年的垃圾进行了清理。但我不止一次看到,很多村里并不是将垃圾装车运走送到填埋场,而是原地清理,绝大部分都是采取原地摊平、覆盖黄土的做法,甚至很多村里也没有覆土处理,仅仅是摊平压实了事。”王国宝说,经过处理后,垃圾虽然不是一堆一堆的,但摊平后能够明显看到地上花花绿绿的塑料、白色的包装袋等。
王国宝认为,下大力气去清理历史遗留的垃圾堆,本意是为了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但不合理的处理方式无疑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他说:“之所以采取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应该是清理费用在作梗,因为将垃圾清理运走的花费要远远高于原地处理的花费。”
清理不彻底也存在另一弊端,在很多刚刚清理过的地方,又被人偷偷倒下了新的垃圾。王国宝说:“有些垃圾就倒在‘禁止倾倒垃圾’的警示牌下,这些人的素质实在有待提高。”
王国宝建议:“清理这些堆积的垃圾,首先应该分门别类、合理处置,适合原地填埋的可以原地填埋,对土壤可能造成污染的一定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其次,这些被人肆意倾倒垃圾的地方由于位置偏僻,监管起来难度很大,必须要采取强化巡查或安装视频监控的办法,制止这种行为。再次,发现那些肆意倾倒垃圾的人要严格处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或条令条例,通过拘留、罚款等手段,重点打击、形成震慑,努力杜绝肆意倾倒垃圾的现象。”
记者 柴云祥 实习生 李依然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