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前几天我带女儿去市区华都游泳馆时,看到一台可降解塑料袋派送机,只要扫描机器上的二维码就能领取一个可降解的塑料袋。”这让市民蒋文婷很是惊奇。
“可降解塑料袋都能免费送了,为什么不能在全社会大力推广呢?”日前,蒋文婷与记者聊天时发出这样的疑问。
对于塑料污染,蒋文婷有很深的见解,她认为,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筷子、水杯等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包装材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导致危害环境。
“解决塑料污染,找好替代品是关键。”蒋文婷说,“超市是塑料袋高频次使用的场所,虽然很多超市已经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但很多市民会在超市里面撕下连卷袋使用。如果能在超市等推广可降解的塑料袋,那么这一环节的‘白色污染’才能彻底消除。”
稍有停顿,蒋文婷感叹道,塑料污染严重的今天,河流、湖泊、地下水等都遭受了严重的污染,一组组污染数据令人触目惊心!然而,消灭塑料污染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时兴起。
蒋文婷认为,治理塑料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国家、企业、民众都把环保意识落实到生活中,一步一行,塑料污染问题才能得到更好地解决。
“‘禁塑令’时常在新闻上看到,但落到实处,让百姓切实感受到的并没有多少。”蒋文婷说,像可降解塑料投放机之类的塑料制品替代方式,有关部门可以在城市的一些超市、商场、学校、社区、菜场和其他一些市民经常使用到塑料袋的地方多多投放,如此一来,既能给居民提供便利,也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环保习惯。
采访结束时,蒋文婷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对可降解塑料制品企业的帮扶力度,并加快可降解塑料的推广力度,让塑料污染不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
记者 刘超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