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收完麦子的时候得集中精力查烧秸秆行为,夜市火的时候得一趟一趟查烧烤油烟,这样的被动应对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却不能完全杜绝那些焚烧秸秆、直排油烟的现象,归根到底,还是惩处力度不够。”近日,市民邓志国在谈及生态环境保护话题时,明确建议要加大对影响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
在邓志国看来,关于禁烧秸秆、禁止油烟直排等方面的宣传已经相对到位,但是查处方面还有待于加强。他说:“我老家在农村,一到麦收时节,不光村里的主干道、村口都挂上了不让焚烧秸秆的条幅,就连农田里面都挂上了横幅,其中不乏‘点火就抓、冒烟就罚’等直接易懂的内容。此外,村干部更是一遍遍上门沟通,村里的大喇叭也是隔三岔五就响起来,内容就是不让烧麦秸。烧烤油烟方面的宣传也没问题,不光有穿制服的执法人员检查、宣传,镇里和村里的干部也是一遍遍过来说。所以说,有些人所谓‘不知道麦秸不能烧’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宣传是一种方式,但杜绝环境违法行为,仅凭宣传是完全不够的。”邓志国说,村里的老百姓谁都知道不能烧麦秸,但年年都有人烧,有的人为了躲避检查,早上4点多起来就去田地里烧,等大家都下地的时候已经烧完了,整片田地里黑乎乎的一大片。
“把条幅上印的‘点火就抓、冒烟就罚’真正落在实处,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人看到执法部门的决心。”邓志国建议,在宣传方面,要把对焚烧秸秆、油烟直排等行为的处罚方式作为重点,比如说重点宣传要罚款多少或者拘留几天,让那些肆意排污的人知道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在查处方面,要发现一起、打击一起,绝不姑息,对抓了现行的人决不能口头批评了事,而是由执法部门真正进行处罚,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人付出代价。最后,要把已经查处的案例再进行广泛宣传,让老百姓看到,身边熟悉的人因为焚烧秸秆受到了处罚,那样才能产生震慑力。
邓志国说:“只要能让所有人都有‘不敢烧’的心理,那么,完全杜绝秸秆焚烧、油烟直排等行为想必不是难事,谁都要考虑自己的违法成本。我希望,能通过有关部门的严查严处,让那些环境违法行为‘零发生’,让临汾的蓝天白云一直保持下去。”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