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目前,城市里的绿化做得非常好,能够栽树植草的地方都已经进行了绿化。我认为,应该把‘见缝插绿’的做法进行推广,在郊外的裸露空地,农村的大街小巷等所有能够绿化的地方都‘见缝插绿’,效果肯定要比盖绿网和硬化要好。”近日,在谈及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市民刘国俊提出了他的看法。
在他看来,许多国、省道路的两侧绿化带还有待于提高,许多农田、农村和荒郊野地的绿化也存在不足。
刘国俊说:“比如北至洪洞、南至襄汾的滨河路,除了城区段以外,其余的地方树木稀疏、间距较远,树木的体型也比较小,除了两三米宽的绿化带以外全是空地,春夏时期还长些荒草,一到秋冬季就成了裸露地段。”
“这么好的地方荒废着,不如进行绿化,一方面促进降低道路扬尘,保护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形成风景带,树立了临汾形象。”刘国俊说,“除此以外,在城区周边的屯里、乔李、段店、贾得和河西一带的乡镇,也有许多地方年复一年裸露着,何不把这些地方都种上树呢?”
刘国俊认为,无论是市区还是各个县城,都应该掀起绿化热潮,把一处处大小地块都进行绿化,让临汾成为一个“大园林”,到那时,临汾处处是绿色,生态环境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他建议,要实现这样的设想,仅仅依靠绿化部门是不够的,要发动每个县、每个乡镇、每个农村,各自寻找属地范围内能够绿化的地方并加以实施,几年后苗木长大,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群众的生活环境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尤其是一些裸露空地,几年时间了都是盖上绿网防止扬尘。但有的已经破损严重,早已不起作用,有的年年盖新的,旧绿网就成了垃圾和泥土搅在一起。对于这样的情况,就应该优先考虑用绿化代替绿网。”刘国俊说,“如果能够大规模进行‘见缝插绿’,绿化部门首要任务是做好指导工作,看哪些树对净化空气的作用更大,哪些树抑制扬尘的效果更好,哪些树成本较小适合短期绿化,分门别类进行栽植。”
“城市绿化需要一份匠心,郊区绿化则需要一份恒心。”刘国俊希望,让绿色遍布临汾的每一个角落,让临汾擦亮绿色的名片。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