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清洁取暖工作事关群众冷暖、事关“蓝天白云”。11月14日,霍州市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完成,标志着今年我市5627户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海拔600米以下应改尽改、《临汾市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确定的范围应改尽改、其他影响临汾环境空气指标的区域应改尽改”的原则,在尧都区、霍州市、翼城县、乡宁县、蒲县、汾西县6个县(市、区)实施了清洁取暖改造,又有5627户居民告别传统采暖方式用上了清洁能源,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成果,确保了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科学谋划早部署
近年来,乘着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东风,我市累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76万户,实现了“一城三区”海拔600米以下核心区域清洁取暖全覆盖。
为切实把“暖心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早在上个采暖季结束前,市能源局就开始提早谋划2022年清洁取暖改造工作,有序推动确村确户、拟定改造路径等相关事项。
确村确户是清洁取暖改造工作的基础。为做好此项工作,3月8日,市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清洁取暖改造摸底排查的通知》,就全市2022年清洁取暖改造工程进行全面摸底;4月7日,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清洁取暖确村确户工作的通知》,根据《临汾市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改造范围;4月27日,市能源局与市生态环境局深入交流后,印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清洁取暖确村确户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涉及改造范围的县(市、区)立即开展确村确户工作……
改造路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清洁取暖的成效。4月27日,市能源局与临汾供电公司就清洁取暖电网改造相关事宜进行了接洽,同时,结合我市近年来的清洁取暖改造情况,在深入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最终将今年的主要改造路径确定为在改造施工、运行成本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的“煤改电”。
6月中旬,经过一系列扎实的前期工作,《临汾市2022年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55.05万平方米、5627户的清洁取暖改造任务压实到相关县(市、区),改造工作稳步推进。
多重保障抓落实
清洁取暖工作推进过程中,市能源局针对清洁取暖改造制订了详细的方案,进一步查缺补漏,巩固改造成果,强化能源保障,优化补贴政策,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改得好、用得起、可持续。
全力以赴做好能源保障。市能源局统筹各级各有关部门,及时掌握气源、热源、电力供应状况,科学合理预测2022年采暖需求,提前做好气源、热源、电力保障等工作。同时,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与供电部门抄表到户的“煤改电”居民用户和执行居民电价的非居民用户开展交易,降低采暖用电成本。
多措并举理顺补贴机制。市能源局在《方案》中明确要求,各县(市、区)要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行补贴方式,理顺补贴机制,避免延迟补贴、甚至采暖季结束后再进行补贴的现象发生,采用量价直补的办法让居民更直观地感受到补贴政策的实惠。
创新方式培育运营主体。市能源局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清洁取暖投资、建设和运营,逐步实施清洁取暖产业化管理,培育具备采暖能源交易资源的清洁供暖服务运行企业。同时,创新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建立政府、企业、居民节能利益分享机制,鼓励企业和居民节能降耗,降低取暖成本,构建“企业为主、政府监管、居民可承受”的运营模式。
在做好各方面保障工作的同时,市能源局针对清洁取暖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从责任落实、工作推进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把控清洁取暖改造的每个关键环节,根据任务要求、时间节点督进度、促落实,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另一方面,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对各县(市、区)清洁取暖改造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不能按要求完成时序进度的予以通报批评。
凝心聚力结硕果
进入10月,一方面,我市疫情防控压力陡然加大;另一方面,即将进入采暖季,清洁取暖改造又迫在眉睫。
10月13日,市清洁办主任、市能源局局长刘鹏在疫情防控和清洁取暖改造双重关键时刻致信相关县(市、区)长,吹响了清洁取暖改造的号角。
相关县(市、区)紧抓黄金施工期,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并指派专人负责,专门落实清洁取暖改造工作。同时,增派施工队伍、加大施工力量,加快工程进度,凝聚起全力保障居民温暖过冬的强大合力。
奉献不言苦,责任有担当。为切实让居民清洁取暖、温暖过冬,市能源局一班人扎实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工作,强化使命担当,加大工作力度,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取得实实在在的改造成果,为我市空气质量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 刘超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