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沸腾的汤汁融合着多种调料的香味徐徐浸入猪肘,浓郁的香气在高温中持续升腾,氤氲在空气中。经过清洗、抹蜂蜜、油炸,卤制好的肘子色泽明透,随即转入下一环节进行高温灭菌……
这里是位于襄汾县景毛乡申村的山西老关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加工生产区,沿着干净宽敞的参观通道前行,肉类食品加工的流程一览无余。
“老关家”是我市本土知名企业。十年前,山西老关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关志丰从一款“老关家肘子”起步,逐步开发研制出蒸鸡、熬鱼、猪蹄、牛肉等五大类30余款肉类食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
“做好良心食品,体现关家人品。”关志丰在回望发展历程时说,“坚持‘良心食品’的初心,是‘老关家’持续发展壮大、走进千家万户的有效路径。”
传 承——
传统工艺守住“儿时味道”
在襄汾县南贾镇、景毛乡、古城镇一带,当地农村宴席上的猪肘子久负盛名,配料考究,肉香味浓,是各村乡亲们“吃席”时的一道大菜。
掌握这份美味传承制作工艺的,就是景毛村一名关姓大厨,也是关志丰本家的叔父辈。在关志丰儿时的记忆里,这位叔叔做的猪肘子是最好吃的,深受当地人喜爱。他曾问过这位叔叔:“做肘子的技术您从哪儿学的?”叔叔告诉他:“那是我的爷爷,也就是你的曾祖传下来的,至于传了多少代人,我也不太清楚。”
在本家这位叔叔的悉心指导下,2010年,关志丰建起了老关家食品厂,主打产品就是这款声名远扬的猪肘子,正式亮出了“关家肘子”的招牌。
“关家肘子”的由来,在另一件事上得到印证。
在襄汾县景毛村,关姓是个大家族,现有关姓族人五六百人。族中老人阅遍族谱、文献和历史资料,一直将家族溯源到元朝末年,再往上则无法考证。多年来,景毛村关姓族人寻根溯源的步伐从未停止。2017年,关志丰随父亲关中和到运城见到了关公文化研究会会长,两方拿出族谱,经过核对,严丝合缝,尤其是对方族谱上明确记载:元朝至正年间,关公四十一世关二支系由运城西古村迁往襄汾县景毛村定居。如此算来,关志丰就是一代武圣关羽的第六十三代世孙。
每年清明节,景毛村的关姓族人都要到运城寻根祭祖。关志丰在祭祖时看到,在家庙资料中记载的关家家宴中就有“关家肘”,旁边还有这样一首诗:关帝胜仗庆凯旋,杀猪宰羊设家宴,抬出美味关家肘,激励将士衣锦还。
那么,“关家肘子”的做法和关志丰掌握的传统工艺是否一致?他做的是不是传承千百年的“关家肘”?关志丰顿时来了兴趣,他多方打听,与当地掌握肘子制作工艺的老人促膝交谈,发现双方的用料手法工艺基本相同。
这更加坚定了关志丰将“关家肘”这一老传承、老工艺发扬光大的信心。
“传承‘关家肘’只是其一,作为关公后人,我们更重要的是传承关公的忠、义,做有良心的人,做有良心的食品。”关志丰说,无论是食材的原料、卤料,还是制作工艺,都要坚持传统,不敷衍、不简化,以“儿时的味道”为核心,保持传统风味不变,打造出“关家肘”的金字招牌。
守 正——
不忘初心守牢安全底线
一行“好产品从第一道工序开始”的大字甚是醒目——这是在加工生产区清洗车间高高挂起的横幅,工人师傅们每天看着这句话开始一天的劳作。
在参观通道里,透过洁净的玻璃窗可以看到,清洗车间、油炸车间、卤煮车间、包装车间、灭菌车间一字排开,展示了“老关家”肉食品的生产全流程。
清洗车间里,精挑细选的原材料在这里完成第一道工序。“老关家”在选择原材料时非常严格,用什么品质的猪肘、用生长期多久的鸡、用重量多少的猪蹄……都有一套标准。关志丰说:“食材好,味道才好。我把公司做事最认真、最有责任心的员工安排到重要岗位,专门负责原材料入场,确保每一件原料都符合标准、品质过硬。”
卤煮车间里,十几口直径超过一米的不锈钢锅分别陈放在南北两侧,花椒、大料、香果等多种调味品组成的秘制卤料正在一口口大锅内翻滚,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自动化的生产线也保障了车间环境和产品品质。
灭菌车间里,两口高温灭菌锅热气腾腾,通过蒸汽压力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高压高温,既实现了产品的灭菌,又保留了其营养成分。关志丰说:“这道工序非常关键,可以让产品在‘零添加’状态下拥有长达180天的保质期。”
原材料采购有明细台账,确保有迹可循;生产过程“零添加”,确保食品质量;产品运输全冷链,确保新鲜安全……“老关家”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吃得安全放心、营养健康的肉类食品。
关志丰说:“我们一是建立了从源头入厂到成品出厂严格的自检自控体系,二是坚持不接受、不制造、不交付不合格的产品的‘三不原则’,三是‘老关家’食品不含任何色素、防腐剂。”
“老关家”对质量的严苛,涵盖方方面面,包括每一个细节。在调味品仓库,关志丰随手抓起一把花椒,粒粒饱满,椒香扑鼻,他介绍:“这是产自陕西韩城的‘大红袍’花椒,那儿的自然环境和条件适合花椒生长,花椒的品质特别好。我们到韩城农户家上门收购,一家家比对、挑选,用好的花椒才能做出好的味道。
“该用的绝不省,不该用的绝不用。”关志丰说,“市场上有硫黄熏的大料、生姜,虽然外表鲜亮,不发霉不变质,但药性都没了,我们坚决不用;我们所有的调味品都坚持原产地采购,确保品质;增鲜加香的化工原料,我们也坚决不用……”
创 新——
推陈出新打造丰富品类
在襄汾县丁陶风情街的“老关家”专营店中,陈列着肘子、蒸鸡、熬鱼、猪蹄、牛肉等30余款肉类食品,品种丰富、琳琅满目。在全店的“C位”,有“老关家”独具匠心推出的集鸡鱼肘子于一体的“三大件”产品,在货架上还有“老关家”针对游客新推出的休闲小零食系列。
“我们在全面严格产品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转型求变,顺应市场消费升级趋势,不断开发出更多产品。”关志丰说,“我们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在保留老传统、老风味的前提下,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到目前30余款肉类食品,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
截至目前,“老关家”已在山西省内开设了20多家专营店,100多家销售专柜网点,产品远销西安、河北等地,年加工熟肉可达6000余吨,产品走进饭店,走进企业,更走进了千家万户。“老关家”入选了第一季“临汾优选”区域公用品牌,“关家肘子”也荣获了第四届中国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金奖。
关志丰说:“质量、味道永远是企业的灵魂。‘老关家’公司这十多年被省级、市级多次抽检,均能达到食品安全质量标准,杜绝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针对下一步的发展,关志丰已经做出了谋划:“我们将不断努力延伸产业链,建立自己的生猪养殖、屠宰生产线,保证优良原料供应,时刻保持敬畏心,守好食品安全底线,努力将‘老关家’打造成百年品牌。”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