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临汾燃气公司,有一支为应对疫情、保障供气组建的应急保供队伍。
这支队伍涵盖了公司的领导班子、重点部门的负责人、输配环节的技术骨干、服务岗位的一线职工,囊括了全公司的关键部门、关键环节、关键岗位,成为尧都区(含临汾经济开发区)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以来,保障市区30余万户市民用气的中坚力量。
11月24日凌晨,在接到紧急通知后,临汾燃气公司迅速应对、科学调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保供队伍全员到岗。当天凌晨5时前,应急保供队伍55人已经全部到岗开始工作。
“保障疫情期间广大市民群众的用气需求,既是重要的民生事业,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董勇说,“静态管理以来,我们把‘保供气’作为重中之重,全力做好气源保障、管网运行、用户服务及应急处置等工作,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的供气保障。”
11月25日晚,燃气调度指挥中心灯火通明,已经连续坚守18个小时的调度员闫令罡、周玮迪虽满脸疲惫,却依然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一人紧盯电脑,通过远程数据监控市区74座调压设施的运行情况;另一人埋头填写表格,紧张汇总当天的用气量,分析总结有关数据。
闫令罡介绍:“我们每天都要与上游气源单位进行多次沟通,协调用气量,确保供气指标落实、气源安全稳定。同时与市级气象部门对接,随时掌握天气变化,以便提前对极端恶劣天气下的气源供应进行调整。”
燃气供应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市区各主干道的中压管线,也有延伸至各个小区和居民家中的低压管线,从气源门站到用户家中要经过一趟趟管线输送和一次次压力调节,管线所就承担着所有调压器运行、管线安全和应急抢修任务。所长郭临平说:“我们必须做好‘加减法’。‘加’是加强重要环节、关键设施的巡查值守力量,‘减’是减少参与人员,抽调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骨干,守护好市区的燃气输配管网。”
时至深夜,管线所的值班室里,抢修、调压人员正严阵以待。抢修人员张琪、裴鹏飞、陈百川正埋头对一大堆应急抢险备品备件进行维护保养。张琪说:“我们应急抢险队伍24小时待命,确保人员、设备、车辆等能够同时处置两处险情。”
在屯里门站,班长李建亮和操作工李晓峰正打着强光手电巡查调压设备。李建亮说:“门站是承担市区广大用户使用天然气的第一道关口,我们严格按照‘一小时一检’的要求进行设备巡检,确保调压器运行稳定。”
在公司北城、南城、东城三个管理站,站长、副站长、安全员和维修人员全部坚守在一线。南城管理站站长刘广青说:“我们暂停了入户抄表、安检、宣传等相关工作,仅保留了必须及时完成的入户维修,确保能够紧急处置室内漏气险情。居家不等于放假,我们要求所有抄收人员,利用微信、电话进行安全用气指导和宣传,确保服务用户‘不断档’。”
96577是临汾燃气公司客户服务热线,是市区广大居民来电咨询、报修报险等的渠道,同时还对接12345热线、12319城建热线和“智慧城管”等平台。公司专门制订了客服热线值守方案,5名接线员24小时轮番值守,确保能够及时转接报修类工单和第一时间回复用户诉求。从11月25日早8时到11月26日早8时是接线员张萌的值守时间,她说:“静态管理期间,正常用气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我们作为处理燃气用户诉求的重要平台,必须守岗有责,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燃气服务。”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临汾燃气公司多次召开安全生产和保障供气专题视频会议,对安全供气进行再安排,对疫情期间的安检、巡检及应对气温变化做好供气保障作出了详细部署。公司经理杨建峰向坚守一线的应急保供队伍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提高站位,压实责任,保障服务质量,以实际行动坚决扛起安全稳定供气的民生责任。”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