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教育事业书写奋进篇章

2020-04-11 08:55:3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郭璞) 去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整体工作有序推进,单项工作亮点纷呈。

  学前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全市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所,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7所,超额完成去年年初制定的目标,我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到210所;全市32个具备配建幼儿园的小区,已全部完成配建任务;全市公办园占比达56%,3—6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4%,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学前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在乡宁县召开,乡宁县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基础教育趋向优质均衡。一是持续推进市区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19年的13个项目学校中,已整合完毕1所、新建移交2所、基本完工1所,其他9所项目学校正在办理相关手续。二是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积极修订完善了17个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全市共新建学校6所、整合13所、撤并44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由1191所调整为1136所,布局更加合理。三是进一步加大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完成了新建、改建75所乡镇寄宿制学校的任务。四是启动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各县(市、区)已全部制订“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围绕“一校一品牌、一校一风格、一校一特色”的创建理念,整体推进,市直6所中小学校也全部启动创建工作。五是不断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本着提高薄弱普通高中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全市高中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的目的,我市启动了普通高中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临汾一中、临汾三中、襄汾中学、翼城中学4个教育集团总校负责人和各分校负责人签订了集团化办学协议。2019年全市高考成绩实现突破,达二批本科B类线人数18928人,比2018年增加899人,达线率54.04%,比2018年提升3.17个百分点,跃居全省中上游,考入北大清华达12人,再创新高。

  终身学习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依托临汾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临汾社区大学”,17个县(市、区)全部建成社区学院,实现了社区教育全覆盖;社区学院下设社区分院42所、社区学校632个,基本形成了以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社区学校为骨干、其他教学点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四级网络运行机制,全市从事社区教育人员达到7983人,同时,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在手机客户端即可学习6大类145个门类的微课程;2019年11月12日,山西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暨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来自全省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现场观摩了我市社区教育,对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建成结构合理、内涵丰富、开放共享、服务完善、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给予高度评价。

  教师队伍建设有效加强。一是继续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争创“优秀班主任、优质高效课、优秀教研团队”活动,2019年共评选出优秀班主任99名、优质高效课198节、优秀教研团队57个;创建了首批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遴选出李晋等9名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二是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改革,8个试点县工作进展顺利,大宁县、吉县、古县、永和县基本完成改革工作。乡宁县启动了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三是推进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我市符合交流条件总人数4136人,已交流497人,占比12.02%。四是及时补充教师队伍,全市共招录公办教师790人,招录特岗教师286人,为教师队伍输送了新鲜血液和活力。

  加快推进临汾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制定并下发了《临汾教育现代化2035》等三个纲领性文件,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完善了临汾市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完成了平台的二级等级保护工作;启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工作,确定临汾三中、第一中心学校、第三小学、临汾市五一路学校4所学校为数字化校园试点,已申报成为省教育厅数字化校园试点校,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