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云课堂里的《中国龙》

2020-05-13 10:20:3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舞龙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人们常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吉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龙》,欣赏舞龙表演,了解龙文化,制作手工龙……”5月8日下午3时,市第一中心学校美术教师王卉娟在电脑上打开钉钉课堂,为四年级的同学们上起了第10节云端美术课——《中国龙》。

  课堂伊始,王卉娟用极具魅力的语言入情入境地进行导入。话音刚落,同学们便迫不及待在屏幕前鼓起掌来。王卉娟趁着学生的热情接着问道:“说到中国龙,你们知道龙是怎么来的吗?”同学们在互动面板上争先发言。片刻后,王卉娟更正了个别同学的错误说法,“龙本身不存在,是我国古人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便形成了龙的形象。那龙的身上都集合了哪些动物的特点呢?”随即,她出示了鹿、鳄鱼、蛇、鹰、鱼等相关动物图片,通过同学们认真观察和互动,得出结果:角似鹿、爪似鹰、腹似蛇、身似鱼……龙是这些动物的集合体。

  接着,王卉娟又用生动的图片提出了问题,“从动态的角度来说,这四条龙有什么不同?”一位同学快速答道,“有的龙头朝上,有的龙头朝下,有的好像在空中走路,还有的龙盘起来了。”王卉娟说,“很好,你观察得很仔细。是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分别叫升龙、降龙、行龙和盘龙。”

  昂首、张口、露齿、睁眼……最后,王卉娟边播放龙的制作视频,边念起了制作口诀。同学们利用家中纸杯、纸盒、彩纸、黏土等材料,跟随视频里的步骤进行剪贴、黏结、插接。不一会儿工夫,一条条气势威武、色彩斑斓的手工龙做成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拍照发到各自班级群,进行交流分享。

  在这次授课中,王卉娟使用视频创境法、深入浅出分析法、直观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养成了搜集、探究、交流、创造的良好学习习惯。

  这节特别的美术课很快结束了,同学们还沉浸其中。课后,四(1)班同学吴卓辉的话,道出同学们的课堂感受:新颖的美术“云课堂”,不仅让我们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发挥了想象力,学习传承了中华文化。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