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董陈鹏:热爱教育 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

2021-06-02 09:31: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始终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准则;始终保持严谨、务实、专注、执着的工作态度;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并担任班主任、历史教研组组长、年级副主任一职,他就是霍州市第一中学历史教师董陈鹏。

  董陈鹏从教18年来,始终保持着一颗对教育事业执着的心。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给学生以引导,在用心照亮学生未来的同时,也点亮自己的人生。

  幼承家学 关爱学生

  在董陈鹏眼中,教育不是职业,而是一项家承的事业。董陈鹏的母亲就是一位为霍州农村教育奉献35个春秋的模范教师。“热爱教育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凭着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保持着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这些是董陈鹏从小就在母亲身上承袭并根植于心中的信条。

  师德之魂是“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董陈鹏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热情帮助每一个学生。

  2016年离高考还有150多天的时候,学生陈萌梦因交通事故导致左腿骨折,无法正常上学忧心如焚。董陈鹏第一时间去医院探望,并利用休息时间陪伴、开导他,同时还挤时间为他补习落下的功课,细心周到地把其他老师上课的讲义带到医院,帮他答疑解惑。陈家父母感动得无以言表,同病房的病友家属也连连夸赞“这样的老师是学生之福”。在他的帮助下,陈萌梦在养伤期间不仅没有落下功课,而且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科技大学。

  朱苗钰高一年级在实验班,但在众多数理化占绝对优势的同学当中,她显得默默无闻。高二分科的时候,她的家长还是希望她能学理,这样就可以留在实验班,得知这一情况后,董陈鹏和她进行了深入交流,发现她对于选择文理科也比较茫然。董陈鹏便帮她分析了高一四次考试文理科的总成绩及名次,让她认识到自己在政史地方面的优势,接着又利用自己作为历史教师的特点鼓励她,让她发现了自己在这一学科上的优势,带动了她的学习兴趣,此后,朱苗钰人也健谈起来,经常跟老师同学分享她看历史剧的心得。在2019年高考中,朱苗钰超出一本线20多分,考上了心仪的大学。董陈鹏就是这样,切实了解学生,走近学生,帮助他们少走弯路。他给予学生的永远是他们最需要,最缺失的。

  热情关怀学生的同时,董陈鹏既注重鼓励学生,也注重用严格的纪律要求学生。在日常教学与班级管理中,有学生学习成绩有进步,或做了好人好事,或在某节课上某个问题上有闪光点,他都会及时予以表扬,并在班会课上进行总结;有学生一周内连续迟到,上课走神、看小说、玩手机,董老师会严肃批评,适时引导,适当惩戒,督促改正,杜绝反复。对学生而言,他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

  人们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2019年带高三之时,为塑造良好的班风,董陈鹏坚持每天早到迟回,预备铃响就站在教室门口等待学生进教室;地上有垃圾时,他主动打扫,并与全班同学共同制定班级卫生公约,班里的每一个区域都有明确的卫生标准,每一个角落都有负责人,常规打扫和定期大扫除相结合……班级纪律良好,学风浓厚,结出了累累硕果。

  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董陈鹏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当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他首先做到认真工作和刻苦钻研;当教育学生文明礼貌时,他先做到文明有礼、尊老爱幼;当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他会与学生一起参加劳动、指导示范并坚持到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每天课前用5分钟介绍一位疫情中勇于担当、逆行抗疫的英雄,以实际案例让学生们懂得当代青年所应肩负的使命。不仅如此,当高三年级封闭开学急需历史老师的消息传来之时,董陈鹏主动请缨来到学校,以实际行动向他的学生们诠释了何为“勇担使命,义不容辞”,何为“舍小家,顾大家”。而当时他的大女儿正值初三,面临升学考试,需要父亲的教导呵护。小女儿还很年幼,正需要父亲的陪伴关心。患病的母亲,经多次手术身体尚未痊愈……但这些他都无暇顾及,全都托付给同样身为教师的忙碌的妻子。

  整整40天,他不但没耽误高一年级四个班的线上直播课程,还扛起高三三个班历史课的教学任务,兼任一个班班主任。面对繁重的工作,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利益计较和得失考量,甘当默默付出的绿叶。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他们班的班风愈加积极向上。

  文化熏陶 凝聚合力

  董陈鹏提出“班级是我家,我爱我的家”的班级文化理念,形成了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班级文化。他带领学生共同设计班徽、班旗,制定座右铭,创办班级周报,诵读国学经典、开展阅读分享会……进行文化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不仅如此,董陈鹏还将这种班级文化带出了教室,带到了考场外。2019年高考前夕,他发现好多同学心态不稳,情绪紧张,尤其是一名叫刘焱焱的同学在考前三天整夜失眠。除了及时帮他们疏导调节外,他动员任课教师和家长们一起陪孩子们考试。

  开考前,在那个固定的角落里,474班的考生们聚在一起听着董陈鹏加油打气。一双双有力的手交叠在一起,齐声高喊着“我最棒”;一张张稚气的脸昂扬向天,写满了“我一定行”;一个个坚定的身影潇洒转身,留下一句“群雄逐鹿,舍我其谁”!

  考试结束,迎接学生们的是在董陈鹏带领之下的陪考家长团队,他们举着写着“为474班各位老师和孩子点赞喝彩”的大红条幅,等待着每一个学子凯旋。每天下午考完他就会组织全班同学和陪考老师合影,传递温暖和力量。董陈鹏对学生们的深深鼓励和殷殷期待早已经成为他的班级文化的一部分,成了他师德师风的一部分。

  董陈鹏在班级管理上还打破学科界限,以教学班为单位创造性地开展了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研活动。激励各学科教师在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相互支持,加强合作,践行导师负责制。

  作为班主任代表,董陈鹏多次在学校德育工作交流大会上分享教学和管理经验,先后被评为“霍州市模范教师”“霍州市高考功臣”,2020年荣获临汾市“专家型”优秀班主任称号,并带领霍州一中历史教研组荣获“优秀教研团队”荣誉。“选择当教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面对荣誉,董陈鹏如是说。

  记者 景秀红 范韶华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