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学生走上讲台领诵《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引发师生强烈思想共鸣
临汾新闻网讯“开头先来一组抢答:中国的第一艘载人飞船叫什么?诗歌《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谁?”
“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是2003年10月发射的神舟五号。《我爱这土地》作者是著名诗人艾青……”
9月2日下午,记者走进临汾三中,各个班级都在上开学后的首节思政课。
在初332班的课堂上,王巧珍老师满怀激情,引导同学们切入主题。
同学们举手抢答,十分活跃。接下来,多媒体屏幕上一组组镜头呈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C919大型民用客机试飞成功、“复兴号”高速列车风驰电掣……同学们看得扬眉吐气、心潮澎湃,感受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当视频里的音乐声静下来的时候,四名同学走上讲台,领诵《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宣誓将个人的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引发师生强烈思想共鸣。他们眼里有光,心中有志,感受信仰力量,爱国激情昂扬激荡。全体师生共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再次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陪同观摩的临汾三中校党委书记刘建瑞告诉记者,学校非常重视开学后的首节思政课,校思政中心依据校党委和教科处的要求,历时半个月为同学们精心制作了课程内容。老师们根据自己所带学段的特点、要求和学情,充分发挥特长和主动性,自主搜集教材、开发教材,通过集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的演绎,使教学感染力大大增强。
在高543班里,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抗洪英雄李向群的事迹视频。1998年8月19日上午,已经连续抗洪多日的原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一班战士李向群,听到天兴堤段又出现8个管涌群后,拖着发烧的身体又和战友们奔向天兴堤。其实他请个假就可以休息,但是他觉得堤上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制服洪魔的力量,况且自己已是一名共产党员了,应该轻伤不下火线。在天兴大堤,李向群看到浑浊的江水从管涌口喷出,扛起沙袋往上冲,两袋、三袋、四袋,忘记了病痛,忘记了时间,直到晕倒在大堤上。“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为人民勇于牺牲奉献,就是一个有价值的革命军人。”当李向群的遗言响彻教室时,同学们眼里泛起了泪光。大家一一走上讲台,开始书写英雄人物的品格,“舍小家为大家”“人民至上”“敢于奋斗,不怕牺牲”“立党为公,恪尽职守”“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一个个词汇展示的不仅仅是英雄人物的品格,更是他们长大后想成为的那个最美的“自己”。当同学们大声喊出班级口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时候,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每个人身上都充满了斗志。
走进其他班级,班班都有特色。有的主题为“我想对党说”,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自己对党的认识,表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心声;有的主题为“身边的榜样”,同学们讲起了老师、父母敬业奉献的感人细节,讲起了三中著名校友、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乔莉莉舍小家带领队员们驰援湖北抗疫的动人故事;有的班级播放红色经典短片,以观电影、讲历史的方式带领同学们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还有的班级主题是“我最敬佩的奥运健儿”,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唤醒了同学们求学、奋斗之志……
课间,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学生,让他们谈谈思政课的感受。“太感人了,我的心中充满了力量,觉得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都不算什么”“要像英雄人物学习,未来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的人”“真想快快长大,早点入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伟大的革命理想而奋斗……”
刘建瑞表示,临汾三中是一所有着优良教风和学风的老校,多年来,校领导坚持深入教师、深入课堂、深入学生,高度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和习惯养成教育。同时充分挖掘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兼顾“讲清道理”和“付诸行动”这两点要求,让同学们真学、真懂、真信、真行,切实起到了立德树人的效果。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