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第三小学全力打造“素质教育第二课堂”

2021-12-08 12:24:1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学校有机器人编程、活力篮球、小百灵合唱团、琵琶弦韵等20多个社团,分为艺术类、体育类和科技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每年可选两个社团,每周可以上4个课时。”12月7日下午4时,记者跟随市第三小学教导处主任樊雅芬参观了学生们的社团活动,从她的介绍中了解到,该校通过探索高品质教学研究和构建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等课程体系,在提升教育教学品质的同时,实现学生自主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充分满足学生全面和个性化发展需求,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当天下午4时10分放学后,该校六(3)班学生李烜郴和同学们走进创客教室。在老师的安排下,同学们认真做完眼保健操后,开始学习3D打印技术,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李烜郴说:“以前放学我们就回家了,现在学校开设了20多个兴趣社团,我们可以留下来参加个性社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真的很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今年秋季学期,该校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起系统化、科学化、特色化的“1+2+2”课后服务体系,即一个保健活动(眼保健操)、两个特色活动(体育锻炼活动和“书香校园”阅读活动)、两个自主提升(个性社团活动和集中完成作业),把课后服务打造成为“素质教育第二课堂”,近千名学生参加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

  公共区域有阅读空间、班级有图书角、班内开设自主阅读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该校专门安排了阅读时间,各班开设了自主阅读课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自主阅读课程让课外书为学生们打开了认知世界的一扇窗, 真正使同学们体验到‘我读书、我快乐,我读书、我成长’。”六(6)班语文老师吕旭涛如是说。

  如何让学生放学不仅能够“留下来”,还要“留得有价值”?“为了提高校内课后服务质量,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着力打造‘三个一工程’,让每个学生学会一项体育技能,阅读一本书,发展一种特长。”市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燕加强说,“同时,学校设立了‘展示日’和‘展示区’,搭建平台,让学生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所学、所能、所长,形成从学到练、从练到精、从精到强的课后服务育人体系,找准‘小切口’,打好‘组合拳’,进一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确保‘双减’政策在我校落地见效。”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