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期中考试取消,家长不必焦虑

2021-12-08 12:25:2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11月下旬应该是各级各类学校期中考试时间。然而,依据“双减”政策,教育部门取消了面向小学生的期中考试。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给孩子们减轻了负担,可是家长群里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赞同的家长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还小,不应该过早给他们灌输社会淘汰竞争思想,快乐成长才是这个阶段孩子应有的样子。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太大了,一个个特别不开心,缺乏阳光和朝气,长远来讲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并不好。所以国家政策非常正确,真正达到了“减负”的目的。

  反对的家长则认为,考试是检验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以前通过月考、期中考试可以检测出学生哪里的知识比较薄弱,好及时查漏补缺,现在没了这些考试,只剩下期末考试,把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堆到最后一次性考核,能考查全面吗,学生知识上的短板岂不是会越积越多,这样做科学吗?

  如今教育焦虑十分严重,家长热衷超前教育,用尽各种办法增加孩子的学习强度和时间,如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作业辅导班等,只要能够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付出再多也愿意。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弊大于利。利的方面在于小学阶段孩子通过反复刷题练习,考试很容易取得高分,家长因此有面子;弊端在于小学时高强度的重复学习,会使孩子的思维固化,会对以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另外,小学阶段用力过猛,会导致学习动力和精力提前透支,初高中课业负担加重以后反而潜力不足,有的孩子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和心理问题。可见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讲究方式方法,操之过急只会产生反作用。

  笔者的邻居家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今年高考都被985高校录取。很多人好奇他们的父母是怎样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孩子。其实他们只是出身于普通家庭,从小没有上过补习班,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主要是因为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阶段,父母并没有逼迫两兄弟高强度地机械学习,而是把重点放在激发他们的学科兴趣上,如陪他们看一些课外书籍,鼓励他们参加化学、物理的各种实验,从中发掘他们的兴趣爱好、提升他们的学习思维能力。两兄弟习惯很好,每天按时作息,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预习和复习,保持适当的课外阅读以及定时总结归纳、查漏补缺等。学习不费劲,效率还很高,最终考上了理想大学。

  所以说,很多学霸之所以取得优异成绩,都是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上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才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从这个角度讲,取消期中考试家长不必焦虑,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去反思之前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劳逸结合、在学习上有源源不断后劲的人。

  郭璞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