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目前,我市中小学生已开启暑假模式,他们该如何合理安排,才能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有意义的暑假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临汾三中副校长柴方,他针对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给出了科学规划。
“做好疫情防控是暑假的第一要务。”柴方认为,家长要负起责任,督促孩子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少出门、少聚集,做好假期疫情防护。
中国有句俗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柴方建议,暑假伊始,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制订出一份可行、全面的暑假计划,包括学习、娱乐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劳逸结合的同时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作息规律。
暑假既是孩子学习新知识的“预习期”,也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查缺补漏的“巩固期”。柴方说:“学生暑假的首要任务是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充分利用假期提升自己。同时,要勤于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并学会预习,为下学期的学习打好‘地基’。”
暑假里,家长不妨给孩子补一补“身体课”。柴方建议,学生可以在家定时定量做些体育锻炼,如仰卧起坐、瑜伽、俯卧撑等,也可以与家人到室外或室内场馆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暑假生活应该是学校学习生活的一种‘补充’。”柴方说,所谓“补充”,是因为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缺少真实生活场景,生活技能的学习在学校教育中难以完全满足。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因此,利用这个暑假,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可以设置不同的生活技能任务,让他们行动起来。比如,一至二年级学生,学习简单的整理、收纳、清洗,提高基础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三至四年级学生,学会掌握家用小器具的使用方法,初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生产劳动;五至六年级学生,积极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维护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初中及以上学生,体验融合智能技术的现代服务业,提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社会责任感。
利用这个假期,可以安排好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柴方鼓励孩子们广泛涉猎名著、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书籍,以便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同时,家长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孩子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类活动不宜多,但要注重质量和综合性。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或者外出旅游,增进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此外,家长还可以利用暑假带孩子回到祖辈生活的家乡小住,去平时没时间联络的亲朋好友家“串门”,增进亲情和友情。开学后,学生可把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也是一段有意义的“旅程”。
“如何才能让孩子的暑假生活更有意义?”对此,柴方总结道:“家长不要把孩子期盼已久的暑假变成‘第三学期’,同时也不能对孩子不管不问任其疯玩荒废学业,而应该进行必要的学习引导,再多给孩子补一补‘身体课’‘亲情课’和‘社会实践课’,真正让暑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加油站’和‘充电站’。”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