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邢好丽:孩子们眼中的“万能老师”

2022-12-09 09:10:3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邢好丽和孩子们一起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探究岩石与矿物

  临汾新闻网讯 “同学们,谁能讲讲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呢?”

  “电灯能照明”“电可以用来做饭供热”“工厂生产离不开电”“我家的新能源汽车每天都要充电”……

  11月22日,侯马市静态管理期间,紫金山街小学四年级的钉钉课堂上,科学老师邢好丽和孩子们展开亲密互动,直流电、交流电、如何安全用电等一个个知识点在她活泼风趣的讲解中嵌入孩子们脑海。当孩子们在她的指导下完成水果电池制作,水果产生的电能将小灯泡点亮的那一刻,他们的眼里闪烁着好奇和兴奋的光芒。

  微信群里,一位家长发来这样的话:孩子对科学的热爱源于您,谢谢您生动有趣的讲解,孩子的小眼神里满是对您的崇拜和敬仰……

  亲其师 信其道

  2001年,19岁的邢好丽带着美好的教育梦从临汾师范毕业,走进一所条件艰苦落后的农村小学担任包班老师。课余时间她常常带着孩子们去田间地头挖野菜、捉蚂蚱,还爬到山上捡石头、找形态各异的枯树根、在小溪里捉螃蟹……谁曾想到,这八年的农村学校教学经历为她以后的发展埋下一个精彩伏笔。

  2008年,邢好丽调入城内的紫金山街小学,本以为可以做专职语文或者美术老师,未曾想学校最缺的是科学老师,她再次与自己的愿望失之交臂。当时一位老教师直接给她泼了一盆冷水,“你要抓住机会早日调整,千万不要带科学,没前途!”

  天生倔强的邢好丽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激起了挑战自我的决心。科学课是一门神奇的课程,可以激发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可以让他们在玩耍中认识和探索世界。她给自己立下了两个目标:一是把课上“活”,让学生喜欢她;二是“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爱上科学课。

  四年级下册有一个单元是“我们来养蚕”。为了让孩子们有切身体验,邢好丽跑到运城买了几百条蚕,回到学校后让每个孩子领养几条,孩子们每人折了一个纸盒捧着蚕宝宝如获至宝。接着,她和家人四处奔波,几乎把侯马所有有桑叶的地方都找遍了,总算解决了蚕宝宝的吃饭问题。终于,蚕开始结茧了,孩子们把蚕茧带到学校,邢好丽告诉孩子们如何根据蚕茧分雌雄,然后静待小生命破茧而出、交配、产卵……养蚕的过程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养殖的不易、生命的宝贵,他们把蚕宝宝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制作成了手抄报,图文并茂地总结了蚕宝宝的一生以及个人养蚕体会。

  五年级下册有一个内容是“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为了让孩子们眼见为实,邢好丽发动他们从家里带来了萝卜、土豆、红薯、吊兰、绿萝等,插在校园的水瓶里或种在花盆里悉心呵护……当孩子们看到这些植物逐渐生根、发芽、长出新叶子时,他们既新奇又兴奋,还非常有成就感,知识点的落实也水到渠成。

  邢好丽和孩子们在实验室观察显微镜下的世界、做各类探究实验;引领孩子们种植各种植物、养殖蚕宝宝、蜗牛,甚至培养微生物;和科学老师们一起带着孩子们到公园认识植物、上山植树、研究矿石;与孩子们一起观摩“天宫课堂”,探索宇宙奥秘……孩子们在她的课堂上兴趣盎然、尽情徜徉,送她称号“万能老师”。

  独行快 众行远

  邢好丽的科学课“火”了,一系列荣誉纷至沓来。不时有外校老师前来观摩她的课,她多次受邀到其他学校“送教”,还被侯马市教科局聘为“青蓝工程指导教师”,每年暑期教师全员培训中都有她的公开课或讲座。

  眼看带了十几年科学课,一切已经是驾轻就熟,但接下来的几次培训,又让邢好丽走出“舒适区”,找到了新的发轫点。

  2018年3月,侯马要派一批老师远赴江苏南通学习,校长征求邢好丽的意见,希望她能去学习。当时,她的孩子才10个月尚在哺乳期,在经历一番思想斗争后,她顺利给孩子断了奶,参加了培训。在那里她听说了“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学科整合),知道了“乐高”“创客”……蓦然发现自己已经被甩出了几条街,再不迎头赶上就要被淘汰了。接下来,她又参加了浙江师范大学的“国培”学习,走进几所学校的实验室,看着孩子们娴熟地焊接电路、快捷地编程、设计机器人、打印3D作品,她感慨万千,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科学课吗?

  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邢好丽回来后就把学习感悟融汇于教学,每周组织科学组在一起教研,将实验教学作为科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究中巧妙“遇见”知识,收获学习的愉悦。她们还将课堂延伸到校外,带孩子们到程王公园、廉政公园等地认识植物,探寻大自然的奥秘,提升科学素养。

  2019年元旦前夕,邢好丽在省城太原备战全省最高规格的“山西省教师技能大赛”,她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学校给她配备了各路精英共五人,和她一起并肩战斗,直到比赛前一天晚上凌晨2点,各项准备环节才基本就绪,她让大家休息,自己再一遍一遍过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了然于心。第二天上午,口语表达《科学课我想对你说》、现场作课《电磁铁》、五分钟观课评课、融唱歌朗诵和沙画于一体的才艺展示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当宣布她获得全场最高分那一刻,她的泪水夺眶而出……

  “年轻人,千万不要在能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团队的力量是伟大的。”“做一名有使命感、不断成长的科学老师。”……比赛结束后,邢好丽的分享赢得无数掌声。就在今年山西省第八届基础教育“三优”工程评选中她的教学团队再次获得一等奖。

  公益行 彰显爱

  邢好丽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她认为最好的教育是:既重科学精神,又重人文关怀;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无论是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她总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

  业余时间,邢好丽参加了侯马市紫金山志愿者绿化队、侯马市爱心志愿者服务中心等公益社团。每次植树活动她都和志愿者提前几天上山开辟植树场地,把山上的枣刺、荆棘清理掉,还开辟出一条上山的路。没有树苗、工具不够,大家就纷纷捐款购买,放弃休息时间提前去苗圃挖苗;浇水困难,大家又捐款买了远扬程水泵,通上几百米长的水管给树苗浇水,保证成活率。在她和志愿者的影响下,每次植树活动都会吸引来各类社会团体和成百上千的市民积极参加,紫金山一天天披上绿装。在绿化间隙,她依然不忘自己的老本行,给市民和孩子们讲述绿化知识……

  除此之外,邢好丽还组织孩子们给新疆的学生捐赠图书,给环卫工人“送温暖”并打扫街道,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包饺子,为孤残儿童送去衣物、生活用品、食品,还和福利院的儿童们一起做游戏……通过参加公益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奉献的快乐,塑造美好心灵。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片冰心铸师魂。邢好丽说,她会继续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用坚实的脚步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走出闪光的生命轨迹。

  记者 郭璞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