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编织、织布、扎染……11月20日,在尧都区第三幼儿园非遗创客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活动正在进行,老师们带领萌娃动手动脑、体验非遗文化。
“每天下午,各班老师都会带领幼儿开展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非遗活动,让他们玩转非遗,品味传统文化。”该园园长杨秋红表示,该园已将非遗文化传承纳入到日常教学和各种活动中。
走进该园创客教室里,处处萦绕着浓郁的非遗传统文化气息,刺绣、缝纫、皮影等丰富的非遗作品令人眼前一亮。
“这是一台仿制古代的织布机。织布时,我们要左手拿梭子,把梭子穿过这些线进行一上一下推拉……”当日15时,大一班老师张晓芳带领萌娃们开展织布活动。活动伊始,张晓芳站到一台小型织布机前,一边耐心讲解一边作示范,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织布机,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认真操作。
当日16时,在大二班开展的“毛线编织”活动上,成候连老师向萌娃们讲解:“毛线编织是我国的一项非遗文化,用一根针、一根线就可以编成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围巾和帽子,既保留了传统风格,又符合现代时尚潮流,同时也很实用。我们首先要把毛线顶端打个活结,用钩针先压后穿,一上一下、反复进行……”
活动中,老师手把手地教,萌娃们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个个都踊跃参与,按照老师的指导,小手拿着钩针,手法虽然稚嫩,但也有模有样,大家都学会编织围巾的基本技法,个个开心地笑了。
看到孩子们在非遗活动中成长,杨秋红高兴地说:“自2021年9月以来,我们园创设了非遗园本课堂,创立了非遗创客教室。三年来,非遗创客空间的内容不断丰富,已从最初的扎染发展到编织、刺绣、缝纫、雕刻印刷、皮影等多个体验内容。目前,我们正在逐渐将尧文化元素渗透其中,将增设平阳木版年画、剪纸等具有临汾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让他们在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点燃他们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爱临汾的情怀。”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