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四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侧记

2023-12-27 08:58: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犹记三年前,我们满怀期待地将孩子送到贵校。在老师们兢兢业业、潜心培育下,本届学子奋力拼搏,取得累累硕果——达一中录取线以上73人,达三中录取线以上104人,达师大实验中学录取线以上131人,特长生15人……”

  今年暑假,临汾四中一不小心“出圈”了,一则喜讯在家长圈广为流传。家委会向校领导和老师们送来锦旗,一位家长由衷地说,选择家门口的四中真是赚到了。在全市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四中被评为“临汾市优秀学校”。

  硬件条件差,生源一般般,临汾四中怎么就能取得好成绩,在众多公办学校中脱颖而出呢?记者日前走访了该校。

  聚焦问题 全员发力

  12月11日下午2时30分,雪后放晴。走进四中校园,像走进一个古朴的四合院。教学楼里传来琅琅书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红色标语表达着朴素的教育信仰。

  在初三年级办公室里,老师们正在开展“我为初三年级献言献策”主题教研活动。现场热气腾腾,老师们眼里有光、心里有爱,各抒己见、争相发言。校长范晓争、校督学李建基、教研主任王随胜坐在老师们中间,认真倾听,不时记录……

  像这样的教研活动在该校已成惯例。建校50年的临汾四中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团结、求实、笃行、创新是学校的优良传统。围绕“求实”,历届校领导班子把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能够坐得下来、静得下心,认真钻研教育。他们主动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指导说课,并深入班级举办讲座;有时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研判,为班级管理、教学教研指明方向。

  校领导的做法给老师们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上,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是获得大家认可的根本途径。学校确立了“四中一盘棋”理念,校教研组打破年级壁垒、学科堡垒,发挥协同作战能力,共同为初三年级提质增效出谋划策。初三年级各学科组虚心接纳老师们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加大重点难点盲点、易错易混易考点的复习巩固,进一步优化高效复习课模式。老师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良好风气。

  双师辅导 各个击破

  “老师,这道物理题有个知识点,向您请教一下……”“老师,您看我这篇英语小作文,语法有问题吗?”

  大课间活动后,学生回到教室,拿起书本走向“问答超市”。在这里,初中三个年级的老师都在,每个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提问,直到将知识点搞清弄懂为止。

  王刘伟是初三年级主任,从带上一届初三开始,就尝试开办“问答超市”,邀请初一、初二名师工作室成员,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搭建交流平台,多角度、宽领域为初三学生答疑解惑,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视野,开发了学习思维,同时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

  该校对初三年级实施了分层分学科分内容的“双师辅导”结对帮扶模式,即每位学生除了自己的代课老师之外,还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再选取一位老师和自己结对帮扶,这样能有效地培弱生优科、补优生弱科,整体提升全面发展。

  围绕初三年级工作,全校形成了关注中考、研究中考及服务中考的良好氛围。初一年级从打好基础点滴抓起,促良好习惯养成。初二年级抓两头促中间,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实施优秀率、及格率并重策略。初三年级加强中考试题研究,所有教师亲自做历年真题,研讨中考考试方向,为学生提供更精准的备考指导。

  挖掘潜力 培优扬长

  “这道相似三角形的证明问题,还可以这样做!”“这个代数问题的解题思路挺新奇的……”

  初三年级骨干教师田晶晶经过教室的时候,只见几个学生正围坐在白板前交流切磋,时而眉头紧锁,时而豁然开朗。学生们沉醉于解题的快乐中,让田晶晶十分欣慰。

  田晶晶、李晋瑞两位老师负责初三年级培优工作。李晋瑞是励志教育的高手,开学初举行的优生动员大会上,他把个人的立志成才与报效国家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再从身边的榜样——历届优秀毕业生的事迹,激励同学们勤学上进,创造美好未来。

  田晶晶则带领着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开启中考压轴题的探索研究之旅。同学们每天做一道数学题,在学习探究过程中,他们积极思考,及时交流,一题多解,发散思维,灵活运用,进一步提升了数学学科素养和解题能力。

  学校针对每个优生的情况明确目标任务,从思想动员、任务发放、方法点拨、素养提升、心理状态等方面循序渐进,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对提升中考成绩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帮扶学困 因材施教

  “虽然我们不能选择生源,但我们可以对孩子们实施有效关爱,让他们在原有程度上不断进步。”

  樊敏是初三年级思想政治课老师,善于和学生交朋友。她注意观察学生,和学生聊天,从中发现“问题点”,策略性地对学生实施关爱。例如上门家访、心理疏导、表扬赏识、结对帮扶,把学生的“问题”转化为成长契机。

  作为一所公办初中学校,四中的生源状况并不理想,留守家庭和离异家庭孩子占到一定份额。对此,学校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坚持因材施教,依据每个孩子的实际能力制定合理的目标,让每个生命个体都能发光。

  学校高度关注初三年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班主任和老师们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习状态,心理老师常驻毕业年级,随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稳定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新学期以来,学校分批次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方法指导和心理疏导,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加油赋能。

  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由班主任协调科任老师开展分层教学。对于优秀学生,在抓好基础的前提下,增加知识的容量、广度、难度;对于中间层次学生,侧重于基础,略有拔高,增加辅导时间,促使提升; 对于学困生,侧重于培养学习兴趣,抓基础落实,从校长到中层、教师都帮扶几名学困生,在方方面面引领他们发生点滴改变,遇见更好的自己。

  针对思想认识、学习习惯等方面有问题的学生,各班班主任加强家校联系,组织本班老师进行家访,让家长明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培育目标。学校家委会发挥沟通与配合作用,认真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与学校同频共振,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

  从四中采访出来,夜幕降临,寒风扑面,内心却如波涛久久不能平静。老师给力,家长接力,学生努力,方法得力,怪不得中考取得了好成绩。祝愿四中百尺竿头更进步,明年更上一层楼!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