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请大家往边上靠一靠,给考生留条通道。”“行,理解,理解。”……6月7日至8日,在临汾第三中学校高考考点外,一群身穿红马甲、头戴红帽的志愿者正忙碌且认真地做着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在这支志愿者队伍中,由母女俩组成的志愿者小组格外引人注目。
母女俩中,16岁的葛家华加入的志愿服务队是市文明交通志愿者协会,做志愿服务至今已有6个年头。她的妈妈葛海燕是该协会会长。协会自2019年成立以来,先后组织志愿者投入到疫情防控宣传、“一盔一带”行动及中高考交通疏导等活动中。
今年高考期间,母女俩总是早早来到该考点外,熟练地疏导着交通,把手中的小旗当作交通指挥棒,时而前举,警示车辆停下、行人通行;时而侧举,提示车辆通行、行人停下……路人纷纷为她们点赞:“母女俩干得不错!”
谈及自己的志愿故事,葛家华兴致勃勃地说:“从2019年起,我就在母亲的带动下成为一名文明交通志愿者。每到周末,我就跟着妈妈去十字路口做志愿服务,不仅学会了许多交通知识,还把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同学,大家一起遵守交通法规。争做志愿者,真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儿!”
“女儿通过体验‘小交警’志愿服务,在劝阻别人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同时,也给自己上了一堂交通安全课。”葛海燕欣慰地说,“给孩子创造幸福,不是一味地告诉她应该怎么做,而应该身体力行,带孩子去体验。”
和葛海燕母女俩一样,在临汾第三中学校、临汾市东关学校高考考点执勤的先后有300余名文明交通志愿者参加,年龄上至70岁的大爷大妈,下至12岁的小学生,他们年龄不同、身份不同,但心中都有一个愿望:你们高考,我们护航。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